东莞市光伏房屋荷载力安全检测鉴定公司
东莞市光伏发电屋顶结构承载力检测鉴定; 承接全国屋顶放置光伏承重检测鉴定,检测的主要内容及分析依据检测要求及鉴定需要,结合相关工程实际情况,
现场测量构造柱与主梁的截面尺寸与原设计进行复合;现场测量柱子垂直度、柱距、跨度;现场测量牛腿及柱子的标高;现场检测柱、吊车梁的混凝土强度及保护层厚度,布筋情况;柱基础不均匀沉降;对主梁支座处的连接情况等进行检测。
某厂房厂房位于三明市尤溪县,建于2015年,车间平面尺寸为3003+2730米,檐口高度为8.5米,总屋顶面积为5733m2,主车间结构形式为门式刚架结构。甲方拟在车间屋面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及附件设备,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及附件设备的总重量不超过15kg/㎡(0.15kN/㎡)。根据甲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厂房图纸,对屋面增加太阳能设备进行安全评估,根据安全评估结果提出对车间结构的处理意见及建议,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该厂房,建于2015年,结构形式为门式钢架结构,结构传力路径为:荷载→檩条→钢屋架→钢柱→基础。钢构件布置及尺寸与原设计图纸相符。抗风柱的布置,屋面支撑及檩条、拉条、柱间支撑的布置,墙柱、墙梁的设置满足有关设计规范的要求。车间梁柱平整度较好,未发现梁的平面内垂直变形和平面外的侧向变形,未发现柱子的倾斜和挠曲。主体结构构件表面无明显缺陷;链接及节点无明显缺陷;钢构件表面均有防锈涂层和防火涂层,无明显锈蚀痕迹。
该厂房,其生产设备均直接支撑于地面上,没有支撑于车间主结构上,未增加屋面的局部吊挂荷载。
现场勘察车间结构的柱底和底层墙体,未发现因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导致的上部结构倒斜、近地面墙体斜裂缝等,地基基层可评定为无明显静载缺陷,地基基本趋于稳定。
检查车间的主体结构未发现梁的平面内垂直变形和平面外的侧向变形;未发现柱子的侧斜和挠曲;未发现屋面檩条有过大挠曲变形;主体结构构件表面无明显缺陷;连接及节点无明显缺陷。
甲方提供了车间的建筑、结构施工图(竣工图),产品介绍资料及已经运行设备的实地考察。
1、根据甲方提供的施工图,采用PKPM系列STS钢结构计算软件(2012版),按现有结构布置、构件截面、材质和荷载情况建立计算模型,对车间按增加太阳能设备荷载后的工况进行计算复核。
2、经复核验算,该厂房的基础在增加太阳能设备荷载后,计算结果均小于原图纸设计值,满足验算要求。
3、经复核验算,该厂房的主体结构在增加太阳能设备荷载后,刚架原有承重钢柱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强度应力比蕞大为1.19,钢柱平面内、外稳定计算蕞大应力不满足要求,平面内稳定应力比蕞大为1.22,平面外稳定应力比蕞大为2.99;原有钢屋架的强度不满足规范要求,钢梁的强度应力比蕞大为1.08;钢梁平面内、外稳定计算蕞大应力不满足要求,平面内、外稳定应力比蕞大为1.07;钢梁的挠跨比不满足要求,蕞大挠跨比为1/104。
4、屋面檩条在增加太阳能设备荷载后,檩条强度不满足规范要求,檩条挠度不满足规范要求。
二、发展屋面光伏的前景巨大: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发电和用电模式,具有就近发电、就近并网、就近转换、就近使用的特点,近年来得到**各国广泛的关注和推广。截至2010年底,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为23.4GW,占同期光伏发电系统累计装机容量的66.8%,可见从**范围内来看分布式发电是光伏应用的主流。因此,我国政府近年来已将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发展清洁能源、化解过剩产能和应对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不断出台新政策鼓励推广。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一般安装于建筑屋面,而工业厂房建筑大多是比较低矮、平整的厂房,用电需求大且电价高,于是成为大规模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可以选择]场所。截至2006年底,我国拥有各类经济开发区1568个(含高新区、工业园等),规划面积9949km2,建筑密度取29.28%(以2012年**开发区调查结果为例),则可用于安装光伏系统的工业屋顶面积约达3000 km2,以每kw光伏阵列占地约10㎡计算,则装机容量可达到300GW,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另一方面,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建设施工标准并不统一,针对不同类型屋面的承载能力评估不足,导致已建成的光伏项目运行质量堪忧
3、特种营业的房屋(如jiu店、sang拿、qi牌、wang吧等)申请特种行业许可证及年审前安全鉴定;
7、受、台风、雷击、水灾、白蚁侵蚀、化学物品腐蚀及汽车撞击等灾害房屋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
8、房屋主体工程质量、结构安全性、构件耐久性、使用性存在质疑时的复核鉴定;?
9、改变使用用途、拆改结构布置、增加使用荷载、延长设计使用年限、增加使用层数可靠性鉴定;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