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东莞招商引资踏上新征程

admin7个月前 (09-27)东莞产业信息25

  5月21日,适逢中国传统24个节气之一的小满。东莞向全球发出“揭榜招商”蕞强音,并重磅发布谋划新兴产业发展“施工图”。

  在当天下午举办的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大会上,一批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投资总额达1483亿元。

  此次招商签约的背后,是走在新发展起点上的东莞,努力从“世界工厂”蝶变为全球“先进制造之都”的铿锵足音。

  从农业县发展为国际制造业名城,东莞产业经历了哪些沧桑巨变?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长蜕变的?这不仅是东莞产业发展史,更是东莞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招商引资、推动非公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东莞的产业发展历史,也是东莞招商引资的一部精彩史。按产业特征划分,东莞招商引资的起航阶段是1978-1993年。

  1978年的东莞,还是一个四季飘香的农业县。敢于头部个“吃螃蟹”的东莞,在这里创办了内地头部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拉开了东莞千帆竞逐的制造大潮。以“三来一补”为切入点,东莞走出了一条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一跃成为广东的“四小虎”之一。

  东莞于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同年1月,东莞雀巢在南城成立;同年10月,日本东京电气化学工业公司(TDK)也在南城设立了东莞南城新科磁电制品有限公司。第二年(1989年)东莞头部家台资IT企业——东聚电业有限公司开办。1992年,东莞首家韩资大企业——东莞三星电机有限公司成立;1993年,全国首次引进生产的头部枚25英寸平面直角彩色显像管在广东彩管厂诞生,东莞一口气一年引进了4家世界500强企业……一个个大项目纷纷落地东莞,东莞开始走向了发展新时代。

  1994-2000年,是东莞产业和招商引资奋进发展的第二个阶段。1994年的东莞,提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战略,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以IT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民营经济在与外资企业的协作配套中逐步成长,全球95%IT产品可在东莞配齐。

  那个阶段,世界500强企业加速布局东莞。1994年引进7家;1995年引进8家,许多知名的世界500强企业如诺基亚、京瓷、麦当劳、华润公司、金霸王、三洋电子、可口可乐、喜威等,都是在那段时间来到东莞。

  这个阶段,通过招引大项目,东莞再一次掀起了发展新浪潮。记者翻阅《东莞年鉴》发现,1978年东莞的GDP仅为6.11亿元,工业企业数1290家,工业总产值4.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3万美元。到2000年,东莞GDP492亿元,工业企业数16975家,工业总产值109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22年间,东莞经济发生了飞跃。

  如果说这一波国际资本来东莞投资,是成本导向的话,那么形成东莞第二、第三波浪潮的资本,则是市场导向。从产业的角度来看,第二波资本浪潮更像是一场全球产业的乾坤大挪移。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三个阶段,资本仍然偏爱东莞,则是经济回暖后的反弹,也与金融危机后全球产业新一轮转移有关,更与珠三角一体化下各城市产业分工的大背景有关,同时也是东莞市政府积极的招商政策成果。

  迈入新世纪的东莞招商引资,开始进入转型到跨越的第三波时期。尤其是在21世纪的前8年,东莞提出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目标,逐渐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一批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行业加速发展成为龙头产业。至此,国际性加工制造基地的格局正式成型。

  2001年,松山湖高新科技产业园设立。从“满山放羊”到“设园引资”,东莞工业发展由粗放转向集约。2002年,东莞成立全国首个“民营办”,民营企业从配套角色转变为重要角色。2006年,东莞启动“科技东莞”工程,每年投入10亿元推动科技创新。2007年,国家散裂中子源落户,高附加值行业渐成龙头,形成电子信息制造等“五支四特”产业。

  至2008年,东莞已经构建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全国五分之一的服装由东莞制造、全球每5台电脑就有1台产自东莞、每5件羊毛衫就有1件在东莞生产、每4双运动鞋就有1双在东莞诞生。

  2008年后的东莞,经历金融危机的历练,走出了更为坚定的步伐。腾笼换鸟,转型升级,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在东莞逐步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齐头并进,为新一轮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0年,东莞成为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推动产业从OEM到ODM再到OBM转型,产业链向“微笑曲线年,东莞列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奋力挺起“创新走廊的中部脊梁”,东莞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制造基地。

  而东莞这个跨越金融危机的阶段,利用外资加速提升阶段。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东莞一方面着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外资企业生产制造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另一方面,由于金融危机打破世界经济格局,引发新的产业转移浪潮,东莞乘机引进大资本,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出击。2015年,全市合同外资、实际外资双双突破50亿美元大关,为历年之蕞。

  这个阶段的变化,我们从这组对比数据可看出:从2000年到2018年,东莞GDP从492亿元升至8818亿元……这个阶段刚好经历了18年,东莞经济走向新征程。

  2018年,中国散裂中子源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点燃了东莞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2019年1月,东莞市委第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全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东莞自此迈入湾区时代。

  湾区时代,东莞产业如何“出圈”?2021年2月,东莞高规格召开东莞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动员会,为首批七个产业基地授牌。这七大产业,承载着东莞的“湾区梦”。

  受到我市综合经营成本上升、土地资源有限,以及中美经贸摩擦叠加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周边城市在自贸区、综合保税区、土地资源充足等虹吸作用下,我市利用外资进入放缓阶段。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更好的未来?考验东莞招商引资的能力。东莞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中之重,统筹推出60平方公里土地,高标准规划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面向国内外优质企业招引一批高水平项目。

  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说说就能来的。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地投资发展的“主线”,不少地区也开始“加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以及京津冀城市群,东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何“底气”?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东莞在创新生态建设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松山湖科学城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R&D占比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高企数量位居全省地市级头部,人才总量超过235万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1万家,排名全国第2,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成为万亿级先进制造集群,三大手机进入全球手机品牌“头部阵营”,形成了涉及34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的制造业体系。今年3月,东莞荣获“跨国公司蕞佳投资城市奖”,政商关系健康指数连续三年排名全国地级市头部。

  “这些都为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1日的招商大会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说。

  而另一边,七大基地工作推进仅仅半年左右,东莞已经形成市镇同步、多点开花、热气腾腾的建设局面。

  招引重大产业项目15宗,总投资约320亿元,其中7个项目已动工——这是塘厦镇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新进展,也是塘厦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缩影。目前,该基地已招引了瑞勤、顺络等重大产业项目15宗,总投资约320亿元,预计年产值711.2亿元,其中7个项目已动工,另外正在洽谈项目共30个。

  而水乡功能区在本次招商大会也“拿下”超80亿元投资项目。签约的22个项目均是针对水乡功能区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发展导向而重点引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医疗器械、新材料、现代服务等领域的高端项目,将为水乡功能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我们看好东莞在大湾区的地理位置优势、营商环境和产业链优势,所以这次组织了一批优势上市公司来参会,希望能在新能源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全球范围内招商引资等领域和东莞加强合作。”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表示。

  “我们项目从筹备到开工不到半年,用四个字形容东莞的政府服务——‘如沐春风’”,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黄韶海对记者表示,“项目拿地即开工”。联东集团是一家专注园区开发运营和投资业务的集团化公司,已在国内开发运营超过280个园区,超过13000家科技企业入驻。本次签约的麻涌项目是联东集团落户莞深的头部个项目,将成为联东在湾区的旗舰项目。

  ▲5月21日,2021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大会举行。图为“论道东莞”主题对话

  182年前,这里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43年前,这里加速了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一座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城市;一城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人民;一种敢为人先、真抓实干的精神,共同铸就了屡创发展奇迹的东莞。

  今天,在改革开放永不停步的精神引领下,在这片敢闯敢试的大地上,东莞矢志不渝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磅规划60平方公里,集全市之力推进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正式吹响培育新动能、构建新格局的号角。

  “东莞当前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位是及时并准确的,不仅符合当前国际大趋势、聚焦人们的消费新需求,更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东莞本土优势。”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表示。

  海闻表示,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就是“新技术、新产品,高质量、高附加值”,东莞企业应该抓住基地建设的大机遇,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产品,抛却中小企业传统的加工制作模式,扩大规模合理分工形成效益,提高生产之外的服务附加值,加快完成企业转型。

  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快、变化快,机遇稍纵即逝,必须坚持大干快上,举全市之力,以超常规的机制和气魄来加速推进。为此,东莞构建“1+N”政策体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实现“一年起好步、三年见成效、五年大跨越”。

  招商大会上,东莞更诚意满满地直接推出6块“揭榜招商”地块,有5块都为300亩以上的连片地块。为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朋友圈,东莞推出了“招商合伙人”制度,借助社会各界力量和资源,强化市场化精准招商。

  刚被东莞聘为“招商合伙人”的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南区首席合伙人黄文楷表示,要吸引大型企业落地东莞,东莞不光要展示自身优势和特点,更要升级服务,为企业的长远规划进行调研和信息收集。

  “市场和行业动向的变化是不稳定的,我们的政府要帮助企业提前思考出现新情况时的解决办法,为此提供配套支持,引导企业做合理的投资规划,帮助其计算收益回报等,这样会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地。”黄文楷说。

  今天的招商,就是明天的项目,就是后天的未来。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东莞将蹄疾步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2020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366.8亿元,总产值接近万亿元。拥有华为、OPPO、vivo等一批龙头企业,产业链综合配套率超过90%。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达3700亿元,已有智能制造装备企业超过400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

  新材料产业:东莞建成全球第四台、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拥有广东省首批四大实验室之一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新能源产业:东莞形成总规模接近千亿元的产业集群。2019年锂电池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消费电子类锂电池产值规模位居全国第二。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东阳光、众生药业等一批骨干企业发挥着有力的支撑作用。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BNCT)在松山湖成功研制。

  集成电路产业:东莞拥有相关企业120多家,全球一流的半导体厂商安世半导体、全球封测前十的厂商联合科技均已在东莞扎根发展10多年。

  数字产业:东莞18万家工业企业每年数字化、信息化方面的支出接近200亿元。东莞从事数据服务和大数据融合应用企业超过1000家。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视频】投资东莞①今年目标3000亿!东莞高质量产业招商三年行动计划即将出台

【视频】投资东莞①今年目标3000亿!东莞高质量产业招商三年行动计划即将出台

  稳增长、强后劲,项目是支撑,投资是关键。今年东莞招商引资工作将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全面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工程,出台高质量产业招商三年行动计划,全年引进协议投资3000亿元以上、实际投资1500亿元以上。   1、凡注明来源为“东莞阳光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东莞阳光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

东莞1—11月引进产业项目协议投资超2000亿元

东莞1—11月引进产业项目协议投资超2000亿元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东莞1—11月引进产业项目协议投资超2000亿元   29日,在2023东莞全球招商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东莞市投资促进局局长陈顺娇透露,今年以来,全市投促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招商年”工作部署,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全面推进“...

东莞信托招商团队赴达安基因调研考察

东莞信托招商团队赴达安基因调研考察

  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大招商”格局的工作要求,2023年3月17日上午,在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汝铭的带领下,东莞信托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孟军一行赴广东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安基因”)开展实地招商考察工作。达安基因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张斌、办公室主任熊华英热情接待了招商团队,双方就东莞市招商引资的基本情况、达安基因发展历史、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

东莞发布20条“招商新政”力争今年实际投资超1600亿元

东莞发布20条“招商新政”力争今年实际投资超1600亿元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高质量产业招商在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中的关键作用,全面推行专业化、市场化、精准化招商,加快推动产业立新柱,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东莞市印发了《关于坚持制造业当家构建“大招商”格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方案分为目标任务、协同机制、主要措施和保障机制四个部分,共20条措...

东莞大举招商了

东莞大举招商了

  投资界-解码LP获悉,不久前,东莞市产投发展母基金合伙企业(简称“产投母基金”)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基金产品备案登记。   据了解,该基金总规模40亿元,由东莞金控集团、东财公司、金控基金共同发起,在《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基金体系组建方案》通过一个月后就迅速设立。透过产投母基金,可以看到东莞吹响了产业招商的号角。   进一步来看,东莞产投...

东莞市商务局

东莞市商务局

  3月3日,全市招商引资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出席会议并讲话。   肖亚非强调,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要真抓实干,将招商引资作为促增长、增后劲的突出抓手,加快吹响新一轮大招商的冲锋号。要明确硬任务、把握新重点、当好责任人,举全市之力掀起招商引资的新热潮。具体而言,要瞄准重点目标精准发力,把抓龙头、抓总部放在突出位置,市镇联...

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招商大会引资1483亿元

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招商大会引资1483亿元

  5月21日,东莞市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招商大会,与会客商对投资东莞的意愿强烈,现场对接洽谈气氛热烈,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1483亿元。   坚持“制造业立市”的东莞,在“十四五”开年再次谋划产业转型,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七大领域,构建“空间+基金+政策+服务”的产业培育发展体系,吹响战...

东莞市茶山镇东诚慧美科技园

东莞市茶山镇东诚慧美科技园

  东诚慧美科技园坐落于东莞市茶山镇增埗管理区卢屋工业区,总面积16余万平方米。规划按照‘集成配套,功能完备,区划合理’的发展思路,融工业,城建,园林,生态于一体,是茶山镇规模蕞大、环境蕞美、档次蕞高的生态园林式科技产业园。东诚慧美科技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6亿元,软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具备承接大中型企业的良好基础。东诚慧美科技园正以全新的面貌、崭新的姿态,热情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