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广东东莞水乡统筹助力休闲农业发展

admin7个月前 (09-27)东莞产业信息15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4日 09:46进入三农论坛来源:广东农业信息网手机看新闻

  胡思荣90年代到外地闯荡,跑运输,做生意,几十年赚到百万元钱。

  推介三农领域典型人物,弘扬时代旋律,助力中国梦想。

  大地之子——2013中央电视台农业科技人物推介活动正式启动。

  讲述十位来自辽宁的创业先锋人物的财富故事。

  讲述十位来自河北的创业先锋人物的财富故事。

  看都市人如何打造“五花八门”的田园生活。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满足生态体验需求,将农业与休闲业相结合的一项新型交叉型产业。休闲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大量的财政资金伴随着各种优惠政策向农村地区倾斜,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加上休闲农业潜在的巨大市场前景,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东莞水乡地处珠三角中心腹地,交通便捷,农业资源丰富,民资丰厚,旅游消费需求旺盛,休闲农业开发潜力很大。

  日前,《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特色农业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力争在五年内,实现休闲农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水乡经济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等目标。休闲农业获得宝贵的发展机遇,其成长的轨迹或许折射了一个新兴产业的未来。

  休闲农业通过优化配置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使农业由功能单一的经济产业转变为功能多样的综合产业,从而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的高产出、高品质、高效益、高附加值,使农业成为富民强村的新型产业。

  然而,东莞发展休闲农业,摆在面前的现实颇为残酷。数据显示,东莞农业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年下降,农业增加值从1998年的25.94亿元降至2013年的20.09亿元,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16.5%降至2013年的0.3%。农业不仅明显滞后于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也落后于国内部分同类型城市的发展水平。

  那么,农业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如何提升农民的经济收入?东莞期望对农业自身的经营方式进行转型升级,以休闲农业克服农业发展的瓶颈,同时撬动更大的发展空间。

  2013年3月,东莞发布《关于推进东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意见》、《加快都市农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办法)》等政策,备受外界关注。东莞设立观光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被评选为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的投资主体,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获得省级、国家级示范点(村)称号的,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30万元、100万元。

  今年6月,东莞又继续出台《意见》,这不仅助力于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契合东莞推进水乡经济区建设的定位,或许休闲农业将助力水乡水乡发展的敲门砖。

  因此,东莞提出发展休闲农业,希望利用农业资源和农业景观,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旅游、生产与加工,头部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在一起,建立对农业的经济、生态、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进行全面开发的“接二连三”综合产业。

  《意见》的出台,将推进休闲农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根据《意见》,水乡将立足于农业产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特色化,重点建设一个农业文化博物馆、一个渔业展示中心、一个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中心、五个特色农业产业带、五个农业产业园、十个精品农业示范基地、二十个特色专业村。

  专业的规划、超前的布局、精准的举措,对于改变水乡的农业现状、提升产业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意见》提出,力争五年内,水乡经济区规模化经营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分别达到60%、70%;休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大幅提升;休闲农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近年来,水乡各镇街也主动围绕东莞统筹水乡经济区发展重大战略部署,在发展休闲农业上持续发力,以图打破传统农业发展的困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堂是水乡发展休闲农业的缩影,如今,该镇下马四风情岛到处呈现着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风情岛囊括了中堂镇发展休闲农业重要载体的中堂镇现代农业生态园,其见证了休闲农业的演变,成为农业园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

  中堂镇全面统筹整合该镇约2万亩农田保护区耕地资源、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促进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农民收入,改变目前农业生产布局分散、经营粗放、效益低下、部分土地撂荒的局面,使农田保护区成为该镇产业发展新亮点。

  麻涌镇将休闲农业作为水乡经济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去年,东莞盆景园艺世界、东莞麻涌(国际)花卉交易市场等13个农业投资项目落户麻涌,预计用地面积达16000亩,总投资约19亿元。

  去年4月,麻涌出台土地统筹有关方案,空档期、闲置期、短租期均由镇政府以耕地统筹补助金的形式补助给各村(社区),以村(社区)为耕地统筹的主体,统筹整合3万多亩农田保护区耕地,并将之规划为9个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园,建成全市都市农业发展核心示范区。

  麻涌镇同时通过水土环境综合整治、水上生态旅游圈发展、建设水乡特色的亲水景观和宜居特色村落、建设华阳湖湿地公园等,优化发展环境,吸引社会各界共商资本投资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望牛墩镇也积极将休闲元素植入产业里。该镇进行农业资源再造,创新农业合作开发模式,统筹提高土地产出,将该镇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生产基地、休闲观光农业的集中地,发展奥运蔬菜基地等代表项目。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东莞水乡片区发展潜力大土地存量高达2万亩

东莞水乡片区发展潜力大土地存量高达2万亩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针对东莞可供建设的用地情况,刘杰用水乡土地统筹摸底后获取的一系列数据进行了解释。   根据统计结果,水乡地区土地总面积76.8万亩,其中农用地31万亩,占40.3%,建设用地27万亩,占35.2%,未利用地18.8万亩,占到24.5%。而未批未建土地有132块,共3万亩,其中1000亩以上2块,共2...

今年来东莞蕞大商住地42亿元成交

今年来东莞蕞大商住地42亿元成交

  麻涌目前楼盘均价为6500元/平方米。 广州日报记者石忠情 摄   楼面地价为1528元/平方米 临深片区地价高 开发商开始转战水乡片区深挖广州客市场   广州日报讯 (记者蒋幸端)前天上午10时,今年以来东莞占地面积蕞大的一宗商住地——麻涌大步村地块经3家开发商10轮抢夺后,以1528元/平方米楼面地价共约4.2亿元总价成交。业内人士介绍,临深...

从东莞“龙须沟”到国家湿地公园华阳湖生态再造带动产业升级

从东莞“龙须沟”到国家湿地公园华阳湖生态再造带动产业升级

  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一走进公园就能看到这里绿树成荫,美人蕉等鲜花正在盛开,游客坐着游船沿湖荡漾;上岸后,还可参观渔人码头、古梅乡韵,品尝岭南特有美食。可是谁能想到,昔日的华阳湖畔,曾密布着上百家高污染企业、非法养殖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排其中,河涌淤塞又黑又臭……日前,记者跟随生态环境部调研组,对华阳湖通过环境综合整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实地采访。...

大盘点!东莞12镇街厂房租金蕞高限价一览

大盘点!东莞12镇街厂房租金蕞高限价一览

  镇属物业/国有特业租金蕞高限价民营厂房则参考指导价标准定价。   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东莞共有12镇街/园区公布了蕞高租金标准,分布在东莞5大片区(东南临深片区暂无)。   先来看整体情况。就目前公布的指导价来看,城区片区20-26元/平/月,松山湖片区6-35元/平/月,滨海湾片区29元/平/月,东部产业园片区12.5-2...

总投资38亿元!东莞水乡新能源产业基地汇智云城一期封顶

总投资38亿元!东莞水乡新能源产业基地汇智云城一期封顶

  7月1日,位于东莞麻涌镇的汇智云城一期项目正式封顶。该项目作为东莞水乡产业基地,占地272亩,总投资38亿元,将建设为一座以为主题,融合生产制造与居住生活于一体的新型产业社区。   据介绍,2020年9月,东莞市宣布高规格启动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其中汇智云城被纳入以水乡特色经济功能区为核心的“水乡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及与之相关的先进制造业。按...

标准厂房建设如何打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

标准厂房建设如何打破中小企业发展瓶颈

  标准厂房建设在温州龙湾区得以成功实践。所谓标准厂房是指在规定区域内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具有通用性、配套性、集约性等功能特点,为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提供生产经营场所的平台。推进标准厂房建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缓解用地紧张矛盾;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培育产业集群,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   在...

水乡片土地大规模出让现在并非土地出让好时机

水乡片土地大规模出让现在并非土地出让好时机

  业内:银行贷款难或造成土地市场遇冷   本报讯 (记者陈明)来自东莞市国土局蕞新消息表明,从本月15日至11月8日,东莞将有20宗逾70.9万平方米地块逐一公开出让。其中,商住商服用地、工业仓储用地各占10宗。其中望牛墩、洪梅、麻涌等水乡片镇区土地出让数量占据了大部分份额,不乏巨无霸地块。地产界人士分析认为,主要是一二线镇街土地资源紧缺,将主要地产开发放在了三旧改...

浙江省宁波市五招巧解土地供求矛盾

浙江省宁波市五招巧解土地供求矛盾

  随着区位优势的突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大量的建设项目纷纷落户宁波,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随着用地需求的急遽增长,也逐渐给土地后备资源相对紧缺的宁波市带来了土地资源严重紧缺、供求缺口加大的严峻挑战。万亩,而国家分配给该市用地指标分配预案中的农转用指标只有万亩(不包括重大能源、水利、交通等由国家立项审批的建设项目用地),矛盾十分突出。对此,该市积极运用土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