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资本双轮驱动资本市场“东莞板块”扩容提质
从1994年8月15日首家登陆深交所的粤宏远A,到2020年3月27日首只登陆科创板的开普云,再到2022年9月21日新晋上市的捷邦科技……资本市场的“东莞板块”蹄疾步稳。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枢纽城市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城市,东莞市在改革奋进中书写着新发展格局下的靓丽答卷。记者从东莞市金融工作局了解到,作为世界著名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东莞市正立足GDP超万亿元、人口超千万人的“双万”新起点,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全力打造科创制造强市,并将持之以恒推动资本市场的“东莞板块”扩容提质。
三季报进入披露期,A股市场东莞辖区上市企业的蕞新经营业绩也在相继亮相。10月19日,辖区上市企业首份三季报正式出炉。受益于通信业务及汽车业务的稳步增长,鼎通科技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58亿元,同比增长59.56%;实现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58.30%。同时,祥鑫科技、奥海科技、佳禾智能等多家发布业绩预告的辖区企业也预计净利润实现稳健增长。
从传统企业上市到如今先进制造业云集,以证监会行业分类来看,如今的54家A股上市公司中46家均为制造业企业,总市值逾3300亿元。“尤其2019年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以来,我市累计新增A股上市企业28家,呈加速增长态势,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东莞板块’。”东莞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金融工作局还成功推动东莞农商银行成为首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开启了东莞市地方金融法人机构登陆资本市场的先河;成功推动了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分拆上市新规落地以来,A股首家分拆上市公司,一大批企业通过上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来自东莞市金融工作局数据显示,目前东莞在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已增至75家,其中A股上市企业54家(含科创板上市企业9家),数量居全省地级市首位,仅今年就新增A股上市企业9家,共首发募资118亿元,增量居全国地级市第3位。此外,还另有过会企业7家,申报上市材料在审企业9家,广东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20家,在审和辅导企业数均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形成了良好的后备上市企业梯次结构。
“东莞上市企业集群呈现加速扩容势头,主要得益于系列国家重大发展规划及战略的深入实施,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足、成长速度快的优质企业。”前述负责人表示,随着国家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注册制改革、科创板成立以及北交所的设立并开市,为东莞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军资本市场提供了尤为难得的政策机遇,东莞这片创新创业沃土的经济活力加速迸发。
目前全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1万家,高新技术企业738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家……东莞市上市的后备资源正日渐丰硕;“鲲鹏计划”“倍增计划”……东莞市借力布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雄心勃勃。
2021年,东莞市正式实施推动企业上市发展三年行动鲲鹏计划。据介绍,自建立上市培育服务机制至今,已累计认定15批共357家上市后备企业。“聚焦上市后备企业发掘、培育与服务,我们以实施园区镇街企业上市‘破零’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市镇(园区)的统筹联动作用,按照‘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工作思路,推动各园区镇街发掘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足、成长速度快的优质企业纳入上市后备企业培育体系。”相关负责人表示,辖区提供创投支持、上市培育、并购重组、风险处置等闭环式服务,规范基金企业准入,发挥好创投、风投基金的产业促进和招商两大功能的同时,指导企业用好募投项目流转落地等协调服务机制,加强对募投项目的流转、落地跟踪。
为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奖励力度,东莞市修订出台了《东莞市推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扶持办法》。在上市奖励方面,对本市申请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并融资的企业,给予蕞高900万元的奖励。同时,围绕企业生命发展周期提供全方位政府服务,探索建立上市及拟上市企业募投项目对接服务机制,强化政策、土地、资本等要素支持,营造推动企业上市发展的良好环境。
东莞市还积极推动与各类交易(场)所建立更加全面、深入、长期的合作关系。据介绍,市政府分别与上交所、深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东莞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东莞基地、深圳证券交易所东莞基地,为企业上市提供“零距离”服务;同时,加强与北京证券交易所的合作,联合北交所华南基地开展常态化企业走访培训,推动企业抢抓资本市场改革红利。在此基础上,辖区搭建“鲲鹏星火”东莞科技创新企业投融资路演平台,助力优质科技创新企业与资本精准对接,推动更多资本在东莞赋能升值。
为进一步推动落实“鲲鹏计划”,发挥上市公司的引领带动作用,“结对共进”计划也应运而生。上市公司和上市后备企业签约组对,利用上市公司的经验,为后备上市企业在筹划上市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出谋划策,嫁接信息、人脉、产业资源,防范和化解资本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问题。自2021年9月“结对共进”计划正式落地启动以来,目前东莞市已经完成三批共31对的企业签约。通过开展上市公司与拟上市公司结队共进活动,带领更多本土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推动“东莞板块”的壮大与健康发展。
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东莞核心竞争力之一,在立足“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定位、全力提升发展能级过程中,金融与产业的融合共进也将助推东莞市不断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印发的《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单列金融章节,将金融业发展规划列入“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重点引导金融系统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构建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找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精准度和效率的切入口,发挥好“助推器”“放大器”作用,在参与金融强省建设的新征程中体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
据介绍,按照全域统筹理念,东莞市金融工作局近年来持续优化金融空间布局,引导发挥各金融集聚区和功能区的特色优势,持续构建梯度协调、多点支撑、优势互补的金融发展格局。持续拓宽地方金融产业链条方面,市金融工作局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通过增资扩股、改制上市、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增强资本实力,并在申请系列新型金融牌照的同时,有序将经营区域向粤港澳大湾区扩展,着力打造成为规模效益好、金融牌照全、服务支持强的总部型金融旗舰企业。
据悉,未来五年,东莞市将以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为总目标,围绕产业资本集聚、科创金融发展、金融开放合作、金融生态优化4大核心任务,着力落实金融空间布局优化、发展现代金融产业、产融深度融合、服务科创能力提升、金融开放合作、金融生态优化6大重点工作措施和推进实施制造业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上市融资、金融人才、金融安全等6大专项行动计划。同时,也就推动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助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实施企业上市鲲鹏计划、实施更高水平金融开放、强化绿色金融支持等列出10项重点任务清单。力争到2025年末,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900亿元以上,本外币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制造业贷款增至3200亿元,科技信贷余额冲刺2000亿元大关,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超过120家,资产证券化率提升至45%,力争成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为东莞市在“双万”新起点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
北大“杀猪佬”陈生走过创业“至暗时刻”
尉竞飞:汇聚巾帼力量 托起城市暖阳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