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19年东莞市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admin9个月前 (09-27)东莞产业信息21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19年东莞市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园区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据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市共有工业区293个(含产业园/工业园),其中产业园/工业园共有10个。

  众所周知:制造业是东莞的城市名片,一直以来就“东莞塞车,全球缺货”的美誉。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城市新定位,让东莞的未来备受瞩目。粤港澳大湾区每个区域将分工合作,东莞的杀手锏就是强大的制造业以及完善的产业链,在大湾区融合背景下,未来将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未来,东莞各产业聚集区,产业园区等在湾区利好下也会加速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东莞市产业园区的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特推出《粤港澳大湾区专题——2019年东莞市产业园投资前景研究报告》。《报告》从产业园区相关概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东莞市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分析、东莞市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东莞典型产业园案例分析、东莞市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前景预测六个章节分析了当前东莞市产业园市场发展,为产业园区从业人员和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以下是报告详情:

  根据当前我国各地的产业园区设立和建设情况,结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对产业园区可做出这样的定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划出一块区域,制定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建设和完善适于工业企业进驻和发展的各种环境,聚集大量企业或产业,使之成为产业集约化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集群优势明显、功能布局完整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区和实施工业化的有效载体,包括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工业小区、技术示范区等。

  PART2: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产业园区是培育科创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产业发展重要引擎的产业园区,势必迎来如火如荼的发展机遇,也势必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未来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新一轮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将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园区的一个“黄金时代”。

  PART3:东莞市产业园区发展环境分析

  东莞是广东四小虎之首,也是有名的“世界工厂”,因此有许多创业者都选择在东莞注册公司。

  东莞地处于香港与广州之间,是两地重要的桥梁。东莞经济目前仍是以制造业为主体,但是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东莞制造业加速向高科技方向转型,其规模和效益会更加突出,在国民经济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东莞根据自己制造业发达、经济国际化的特点,确定了以“国际制造业名称”为特色建设地区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

  PART4:东莞市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东莞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强化市级统筹,大力发展上市公司产业园建设,吸引上市公司入驻。此外,东莞推进要将总部基地和产业园分开,比如在松山湖、滨海湾新区、南城等地建设总部基地,在临深片区等地建设产业园。

  东莞市委副书记、东莞港党工委书记张科表示,“总部基地+产业园”的模式,肯定是东莞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东莞的优势在于产业链配套齐全,这也是吸引企业来东莞的关键。目前东莞大的创新型企业,人才汇聚,加上生产配套,这些是镇街都无力承载的,所以东莞在大力推进园区统筹。

  PART5:东莞市典型产业园案例分析

  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位于大朗、大岭山、寮步三镇之间,地处东莞市的几何中心,控制面积72平方公里。坐拥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和14平方公里的生态绿地,生态环境优越。园区累计引进4000多个优质项目。

  园区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推崇匠心于自然,倾情于山水,致力于空间,山、水、园融为一体的城市理念,塑造“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城市形象。充分利用土地,保持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以生态化人居环境为特征,适宜和有效支持产业园区综合发展的城市环境。内核式圈层结构:内圈层是生态核心区,中圈层是生活活动区,外圈层是生产活动区。规划建设学术交流中心、行政办公厅小区、文化长廊等。

  PART6:东莞产业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市场前景预

  虽然东莞产业园发展较快,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政策措施不够完善,管理体制不够科学,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产业定位不清,产业配套服务薄弱等等。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23-2029年中国智慧园区建设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2023-2029年中国智慧园区建设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023-2029年中国智慧园区建设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复杂演变,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有着巨大韧性和潜力的中国经济将为世界经济提供动力。未来...

【协同发展看邯郸】一颗小糖果“甜蜜”京津冀——从“马大姐”示范带动作用看邱县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协同发展看邯郸】一颗小糖果“甜蜜”京津冀——从“马大姐”示范带动作用看邱县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仲春时节,邱县和煦的春风里透着甜意。这份甜,来自邱县“马大姐”食品工业园。   南有徐福记,北有“马大姐”。“马大姐”成功落户邱县,是搭上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一方面,“马大姐”要在全国进行产业布局;另一方面,邱县招商引资的政策吸引了“马大姐”。政策好、人热情、环境优,2015年,“马大姐”成为我市首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落地项目。...

东莞产业园区的‘脊柱园’再现新象?

东莞产业园区的‘脊柱园’再现新象?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东莞产业园区的‘脊柱园’再现新象?   研究制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是落实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升园区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而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做好规划研究工作对于充分发挥园区比较优势、科学开展招商引资、切实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

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

  我是园区负责人,我要更新园区资料及联系方式。更新园区   东莞市新材料产业园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面积约174.83亩。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深圳市 / 光明区观...

东莞推动企业员工文明共建共享

东莞推动企业员工文明共建共享

  中新网广东新闻9月19日电 (李映民 李获)友善东莞,文明共享!由东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的“东莞企业员工文明共享计划”交流推进会近日在中堂天安数码城举行。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出席活动。   据悉,围绕东莞市委关于努力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的奋斗目标,东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创新实施企业员工文明共享计划,希望通过具体行动,促进广大企业员...

东莞滨海湾新区首座新建千伏变电站全规模投产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电能

东莞滨海湾新区首座新建千伏变电站全规模投产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电能

  12月28日晚,东莞滨海湾新区头部座新建变电站东莞110千伏正中输变电工程(下称“正中变电站”)顺利完成全规模投产。正中变电站投产,将为滨海湾的产业建设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稳定的电力支撑,进一步满足企业到滨海湾投资兴业的需求。   正中变电站位于东湾大道振海路至兴海路段一侧,总用地面积4326平方米。新建配电装置楼的地上建筑部分用于布置高低压配电...

东莞要求工厂、产业园区实施全封闭管理但未要求停产

东莞要求工厂、产业园区实施全封闭管理但未要求停产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东莞要求工厂、产业园区实施全封闭管理,但未要求停产   据财联社,鉴于疫情防控需要,东莞方面要求工厂企业、产业园区实施全面封闭式管理。在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保障正常生产运营。3月14日陆续有多家深圳公司透露,应当地政府要求,其位...

东莞规划:到2025年东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要突破13万亿

东莞规划:到2025年东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要突破13万亿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东莞要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记者11月30日获悉,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日前印发《东莞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2-2025年)》,聚焦五大领域、十大产业、三大要素,建立东莞市数字经济发展体系。根据规划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东莞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3万亿元,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覆盖,高水平建成国际知名的数字经济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