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开发:东莞招商引资变“选”资
本报讯(记者沈刚)旗下有两家公司进入全球500强行列的某跨国企业,拟在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设立钢铁加工项目。然而,该园区却不同意其入园。理由是项目科技含量不高,能耗大且占地多。在各地招商引资热潮汹涌之际,东莞却开始了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驯资的转变,并希望借此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模式转型。
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区域经济专家丁力称,松山湖园区拒绝多家企业入园,
表面看是这些企业存在污染严重、能耗大等问题,但更深层在于发展瓶颈: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土地资源紧缺、煤电油运全面紧张,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以“资金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为特征的外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已到增长极限。
据松山湖产业园区管委会曾主任介绍,早在今年3月,东莞市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定(草案)》便明确了松山湖的定位: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教育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禁止污染环境、高耗地、高耗能、高耗水和劳动高度密集的企业或项目入园。
自2003年初开始招商至今,占地72平方公里的松山湖园区只建有40多家高科技和研发企业。漫步园区,人们感到这里更像一个生态度假村。
松山湖产业园区经贸发展局的朱先生表示,这里不仅限制高污染企业进入,还制定了建设用地定额制度,每亩地的实际投资不得低于50万美元。除了在园区实际投资5000万美元以上或者年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生产项目外,一般不预留扩展用地。
“东莞已经意识到,引资必须从成本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成本导向型企业看中的是低廉的土地、劳动力等自然和人力资源,而市场导向型企业则以开拓市场为主,必然带来新的产品和技术。”丁力说,靠“三来一补”起家的东莞,在20多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带来了土地储备不足、能源紧张、劳动力特别是技术工人短缺的后遗症。据了解,2004年,东莞的GDP增长率下降到19.6%,今年上半年则为18.7%。对此,东莞市市长刘志庚说,如果再以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作为优势来引资,而不考虑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模式转型,无异于自杀。
已入驻松山湖园区的某企业人士表示,适度开发、高效利用、集约经营的发展方向,对企业和东莞“都是件大好事”。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欢迎批评指正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