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所需”东莞“所能”——莞铜合力谱写“五部曲”助东部产业扎根武陵山区观察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作为国内制造业名城,东莞的产业发展之路是一条典型的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产聚人的融合发展之路。如何通过东西部协作把东莞的产业复制到铜仁增强其造血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实现东西部城市之间的产业梯度转移?东莞市与我市利用东西部协作这一有利契机,合力谱写“五部曲”,使东部产业在西部扎根,为铜仁乡村振兴道路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头部曲“建章”,大力夯实组织保障
我市坚持把产业合作团队的建立和完善作为前提和基础,通过升级自身招商机构,将广州招商分局由副县级单位升级为正县级,编制从原来12个扩编到20个,将驻点招商从深圳迁至东莞。同时,东莞方面大力支持铜仁设立联络或办事机构,支持开展招商宣传和项目推介。
我市从经济部门、园区、基层一线名年轻干部到市招商营商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办公,组建了一支蕞精锐的招商队伍。成立市招商营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专班,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招商营商运行督导、对外协作服务、新型工业化招商、新型城镇化招商、农业现代化招商、旅游产业化招商、大数据招商、东西部产业协作、宣传报道等十大专班,分行业产业开展定向招商、精准招商,开启招商新模式。
同时,莞铜双方建立对口协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两地沟通协作快捷顺畅;莞铜两地政府签署了《“十四五”时期莞铜东西部协作协议》,明确了协作内容、保障措施;东莞投资促进局和铜仁市投资促进局结成帮扶对子,签订《广东省东莞市贵州省铜仁市东西部协作招商引资工作协议》,为推动东部产业有序向西部转移提供了组织保证。
第二曲“先行”,充分发挥“尖兵”作用
广东、东莞企业家成立了铜仁市广东商会,组成了一支率先在铜仁发展“先行”部队,充分发挥其“尖兵”作用。据统计,目前广东商会现有会员企业130多家,会员380多人,行业涵盖制造加工、电子通讯、家电销售、房地产开发、医疗医药、教育、金融建筑、农业、酒店、餐饮等领域,解决就业岗位2万余个。深圳倍易通科技有限公司已建成12条超高速贴片生产线条包装线年上半年,完成销售额8.2亿元。该企业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解决当地就业,勉励企业继续扩大生产、推动产业扶贫,为当地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三曲“育苗”,积极推动返乡创业
莞铜两地从双向协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角度出发,重点关注、服务和培训铜仁籍在莞务工优秀员工,对铜仁籍在莞人员开展培训379人次,补贴人员180人,补贴金额3.33万元,引导他们回乡创业。
引导带资源返乡创业。结对之前,铜仁百丽鞋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彭远勇先后在东莞、深圳鞋业公司工作多年,成功引进了百丽集团落户铜仁,稳定就业人数达1000余人。印江品宜家具开发公司总经理张羽贵在广东从事制造业工作多年,在印江自治县坪兴寨移民安置点投资3000万元,建设藤编加工户外休闲用品项目,解决用工70人。
引导带技术返乡创业。松桃巧积玩具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东莞石排镇,企业负责人多年来一直在东莞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就业,从普通员工到技术员工到企业管理层,再返乡创业,目前企业在岗员工超过100人。印江自治县华丽玩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在广东从事玩具行业多年,在印江投资1000万元,建设年产500万件毛绒玩具生产建设项目,解决用工150人。
引导带资金返乡创业。东莞雨田电机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鸣在东莞工作20余年后,回乡投资2000万元,设立贵州尧夫山泉有限公司,年产矿泉水10万吨。东莞万马电机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雷鸣、雷鸥两兄弟及魏良波,均为沿河自治县人,投资1500万元,成立贵州雨田老品种食品有限公司。贵州梵山山泉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带着长期在广东创业积累的资金和许多先进思想、理念重返家乡,创建了贵州梵山山泉饮业有限公司。
东莞铜仁两地从蕞熟悉铜仁、蕞认同铜仁的外出人才入手,探索铜仁向东莞输出劳动力的同时,通过推动精英人才回乡创业,更加有利于增强铜仁造血功能,促进东莞铜仁两地产业协作向高层次发展。
第四曲“移植”,合力培育特色产业
目前,莞铜两地合力推动纺织、鞋业、玩具等东莞传统产业产能落地铜仁,主要通过三种特色产业培育模式,有效增强铜仁的造血功能。
“广东企业+铜仁资源”。双方围绕梵净山特色旅游资源,引进深圳梵龙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8780万元,打造集仓储、物流、贸易、批发为一体辐射整个铜仁市的医药物流中心;围绕朱砂特色资源,引进深圳市伟宏兴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汇来朱砂饰品有限公司,分别投资2000万元、1500万元,实施朱砂生产加工项目。
“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双方有序引导纺织、玩具、鞋业、服装等传统产业,在东莞设立总部,在铜仁设立工业基地。东莞乐嘉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落户松桃经济开发区,4月9日签约,4月12日注册公司,5月22日投产,从签约到投产仅用43天,目前已投资3亿元,铜仁在岗员工1100多人。东莞嘉铭玩具手袋有限公司也落户松桃经济开发区,逐步形成玩具产业集聚态势。
“广东市场+贵州产品”。引进东莞、深圳、佛山等地企业,投资超过1亿元,将鸡蛋、牛肉、矿泉水等铜仁产品进行深加工,运往广东市场进行销售。
第五曲“护林”,全力打造产业集群
目前,东莞市配合铜仁市全力抢抓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机遇,做大做强以锂电池新材料为主的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
一方面,东莞协助铜仁引进锂电池重大项目,助力锂电池产业的集聚。推动总部位于东莞市石排镇的广东嘉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期投资25亿元,在铜仁落地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占地面积300亩,主要建设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磷酸铁锂和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三元材料。
同时,双方全力推动东莞市丹斯迪新能源有限公司在铜仁落地新能源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5000万根锂离子电池生产线万块聚合物锂电池生产线万套工具电池生产线万套笔记本电池生产线;项目全面建成后,年产值可达5亿元,预计解决劳动力700人。
另一方面,双方充分发挥广东研发优势,推动广东省头部批省实验室之一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铜仁市头部家上市公司中伟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化科技协作,充分发挥东莞科研实验室的优势,在新能源材料方面开展科研合作,助力铜仁提升新能源材料开发水平。
主办:铜仁市人民政府承办: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方式
管理维护:铜仁市政府电子政务信息管理办公室技术支持:贵州多彩博虹科技有限公司
政府网站标识码:5206000001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