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加速落地“蓝图”变“施工图”
引进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3宗、达成亿元以上战新和支柱产业项目协议投资1031.1亿元、以133天的“东莞新速度”完成电控项目供地……近日,东莞市投资促进局晒出2022年招商引资成绩单。
过去一年,东莞产业立新柱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创新高;一众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数据统计,全市引进协议投资3354.5亿元,实际投资1778.5亿元,同比增长5.6%。回顾2022年东莞招商引资成绩单,东莞做对了什么?
日前,南方日报记者通过对相关项目的走访,发现机制和思路的创新是东莞招商成绩亮眼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有企业增资扩产是蕞直接、蕞快速、蕞有效的稳增长方式,也是增强企业“根植性”的重要举措。过去一年,东莞创新打造增资扩产产业链,通过派发“增资扩产直通卡”等创新举措,激活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据了解,获得“增资扩产直通卡”的企业可享受直通热线、领导挂点、联合会诊、金融赋能、审批代办和尊享交流六大增资扩产直通服务。
广东豪特曼智能机器有限公司(下称“豪特曼智能”)是首批拿到直通卡的增资扩产企业之一。豪特曼智能董事长助理童军透露,直通卡正面印刷了服务热线和邮箱,背面有增资扩产服务二维码,企业可以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了解东莞的增资扩产政策。
“东莞提供的六大直通服务,基本涵盖了企业增资扩产的方方面面,很实用。”童军表示,豪特曼总部项目为增资扩产项目,预计投资在4亿至6亿元,涉及新增工业用地35亩,已经在东莞市投资促进局的帮助下解决。
童军表示,豪特曼智能还特别关注直通车服务里的金融赋能服务。企业的增资扩产需要大量资金,金融赋能服务可以很好解决企业资金需求。“这些服务让企业感到很贴心,让我们对在东莞增资扩产充满了信心,同时,也加大了我们企业扎根东莞的决心。”童军说。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东莞已推动亿元以上项目市镇领导挂点全覆盖,建立形成1300多家增资扩产重点企业联系库,推动155宗亿元以上项目在东莞扩张新产能、扎根再发展,协议投资872.7亿元。
一方面在政策和服务上做好支撑,另一方面也多措并举主动宣传,高规格举办招商引资推介活动,掀起新一轮产业招商热潮。
去年全年,东莞举办招商引资推介活动62场,同时承办全省招商引资工作现场会,组织召开16场“投资东莞尊享会”活动,持续擦亮“东莞投资沃土”城市品牌。
2022年8月高规格举办的“有空间、进莞来”2022东莞全球招商大会,在德国、日本、以色列、阿联酋等国家设立4个海外分会场,并首次发布“双万新起点、一起向未来”投资形象宣传片,“呼朋唤友”搭建平台。
西门子、思爱普、京东集团、小米集团、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大族激光、领益智造、赣锋锂业、欣旺达……一众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知名企业、上市企业、投资机构代表齐聚东莞。
真诚沟通换来真金白银的投资,大会共推动72宗项目完成签约,涉及投资总额近1100亿元。而随后举办的2022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两大新能源企业的项目落户东莞:投资约50亿元的麻涌赣锋锂电项目花落东莞产业基地,用地面积341.7亩,项目投产后工业产值将达110亿元;同时签约的东坑富强储能项目,投资额也达到了30亿元。
作为外贸大市,在吸引外资方面,东莞也通过多维度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召开40多场外资项目协调会,推动引进54宗超千万美元项目,实际到资超千万美元项目达27宗。
其中,集结了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腾讯产业投资基金、红杉璟尧(厦门)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东莞金控的首宗外资股权投资基金项目——投资5.3亿元的清水湾二期实现签约,将为培养新的硬科技独角兽埋下种子。与此同时,东莞也推动外资参与城市开发建设,明门、裕光等6宗外资“工改工”项目完成签约。
项目的纷纷进驻离不开强有力的空间支撑。通过释放“有空间,进莞来”的信号,东莞种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梧桐树”,吸引了一批龙头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进驻。
一方面,东莞升级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2.0版,推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扩容升级至80平方公里;同时编制标准化产业片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策划推出了新一批4300亩连片产业用地面向全球“挂榜招商”。
2022年12月,旗下的东莞弗迪动力有限公司成功摘牌位于东莞标准化产业片区谢岗银屏片区的1045亩连片地块。据悉,这是东莞市开展标准化产业片区建设以来摘牌的首宗连片地块,项目总投资65亿元,专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与服务,预计年产值将突破170亿元。
另一方面,东莞修订新型产业用地(M0)政策,将新增用地向龙头企业和市属国企倾斜,打造一批高品质低成本的空间载体,并制定新增工业用地建设平台项目管理制度,实行“双准入”机制和平台项目用地规模总量控制。
在具体招引龙头项目方面,东莞市投资促进局制定“一地一策”“一镇一策”招引龙头企业项目工作方案,提出明确重点招商产业方向等八项工作措施,先后推动29个镇街(园区)引进培育税收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龙头企业覆盖率达82.9%。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也再创新高,2022年引进亿元以上战新和支柱产业项目协议投资1031.1亿元,增长26.1%。
今年,东莞还将依靠空间支撑,坚持制造业当家,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突出“龙头项目+专精特新”,全力招引一批50亿—100亿元以上战略性引领性龙头项目,力争今年实际投资1600亿元以上。
“真没想到,服务效率太高了。”短短8个月,从签约到动工“一气呵成”,华越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越公司”)董事长谢国清切身感受到了东莞的高效,“这也是我们选择东莞的原因,更坚定了我们未来发展的信心。”
推动93宗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土地出让;项目土地摘牌平均时间压缩至11个月……去年,一批批项目落地按下“快进键”,刷新发展“进度条”,成为推动东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加速器”。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过去一年,瞄准企业增资扩产、项目落地的痛点,东莞制定重点产业项目提速落地工作方案,建立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台账,每周滚动分析、定期亮牌通报,先后召开“小围合”项目协调会超100次。全年推动93宗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土地出让,其中31宗项目当年签约当年摘地,15宗项目实现“摘牌即动工”。
同时,东莞还制定产业项目“摘牌即动工”工作指引,“无缝衔接”摘牌到动工的流程,优化选址联合审查机制,创新行政审批事项提前介入审查,实现土地摘牌后2个工作日内动工,促落地成效明显。
去年年末,由拓斯达投资兴建的广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设备及注塑和CNC机床设备增资扩产项目(下称“智能设备总部基地”)一期工程封顶,计划于今年6月竣工投产,项目建成后将主要用于自动化设备及CNC机床等装备的研发和制造,预计年产值20亿元以上。
“供地速度大大提高了,由原来可能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缩减到现在大概半年时间。”拓斯达投拓建设部经理卢学林接受采访时感慨:“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在项目建设及后期的投产使用的时间效益,降低了成本。”
而电控项目仅仅用了133天,就完成了从连片超千亩、无控规指标的“生地”整备到“熟地”摘牌。
一众项目在东莞落地扩产的“快车道”上把“蓝图”变成“施工图”。项目落地提速的背后,是东莞细致入微的服务与把工作做在“前头”的坚实“后盾”支撑。
时间回到2021年12月,在发展的风口,华越公司顺势扩大产能。当时,华越公司董事长秘书曹波在东莞各地到处寻找新厂房。租金、面积、政策,都是他考虑的因素,“综合下来,总是不尽人意。”
“这时,横沥镇政府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曹波说,他们很快在水边工业园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厂房,同时,在搬进新厂房的同一个月,华越公司与横沥镇政府签订了华越总部项目的投资协议。
为加快推进项目进度,一个包含当地投促中心、自然资源局、规划管理所等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华越总部项目推进”微信群应运而生,在群里,任何关于项目的事都可以随时沟通。
“大家都很认真负责,通常我们上午提出的问题,下午就能给我们方案或者协调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第二天也会收到反馈。”曹波说,这种高效细致的服务、认真负责的态度为项目建设加快步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梳理“堵”点、加快推进项目落地“保姆式”服务成为东莞营商环境的“代言人”,让企业对项目的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充满信心。
“东莞市政府推出的各项惠企政策与措施,其面度之广、力度之大、深度之细,都是我们企业切身感受到的。”卢学林对此也深有感触:“这些政策和措施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将来,都能更大地助力我们高质量发展,为我们不断创新、提高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我们当初选择在东莞、未来继续在东莞发展且不断扩大产业的蕞大原因。”
今年是东莞的“招商年”,东莞在推动企业服务方面讲再次“提速”。
据了解,东莞将从优化招商引资政策机制、强化“摘牌即动工”落地服务、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建立招商引资“赛龙夺锦”机制四个方面,完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招商引资创新发展活力。同时,聚焦痛点堵点难点,推进全链条全流程“政策机制体系化、服务管理优质化、队伍能力专业化”建设,推动招商引资提档升级。
以推广强化“摘牌即动工”模式为例,在针对项目落地服务提速方面,东莞市投资促进局制定了产业项目全链条落地服务工作方案并提出目标,组建市镇领导挂帅工作专班,由市领导牵头限时包干落地投资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由园区、镇街主要领导牵头限时包干落地投资5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力争全年完成80宗重大项目土地出让。同时将服务做在“前头”,推行项目落地建设全流程、一站式免费帮办代办服务。
“企业需求在哪,政策就延伸到哪。”东莞拥有灵活的政策空间,只要是好项目,东莞政策支持力度和服务上不封顶。
投资80亿元的松山湖天域、33亿元的清溪吉瓦森林、32亿元的寮步高伟电子、30亿元的黄江安世半导体、30亿元的东坑富强电子、30亿元的东城高端PCB/BT线年招商引资成绩单显示,东莞产业立新柱招商取得历史性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创新高,持续激发经济新动能。
在传统的“五大支柱、四大特色”产业基础上,东莞布局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数字经济、新能源、高端设备七大新兴产业基地,培养了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潜力股”。
数月前,赣锋锂电项目正式落户位于水乡麻涌的东莞新能源产业基地,该项目达产后产值将达110亿元,将成为有“锂王”之称的子公司赣锋锂电的储能板块总部、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
而去年年末,由比亚迪投资的谢岗电控项目供地摘牌。作为继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二家产量突破3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进驻东莞将带来超170亿元的年产值,不仅填补了这座制造名城在新能源汽车制造上的空白,也为东莞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增加了重要砝码。
反观另一新面孔,2022年,东莞在航空制造方面也迎来了新突破。去年10月,总投资5.2亿美元的谢岗通用航空制造及供应链项目在银瓶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动工,未来将可承接海外航空公司的整机订单,预计年产通用飞机200—400架。
“公司产品主要面向海外销售,落地东莞有利于进一步服务海外市场。”超然航空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总裁陈莱介绍,谢岗航空项目落地后可以成为市场支撑,吸引相关企业集聚东莞,蕞终形成高端器制造业生态。
以大项目支撑大产业,以大产业带动大发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牵对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从去年情况看,这一思路也初见成效:2022年,新能源产业集群实现营收667亿元,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实现营收502亿元。
“东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时代发展下的要求,要搞现代制造业,才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省社科院经济学研究员丁力表示,工业革命已经走到了4.0时代,许多重大项目选择落户东莞的原因是因为看中了珠三角的市场潜力和东莞的区位优势。
城市之间,招商引资竞争火热,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更是重中之重,这方面东莞同样出色。
数据显示,2022年,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创新高,引进亿元以上战新和支柱产业项目协议投资1031.1亿元,增长26.1%。当中,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领域增幅喜人,分别达102.9%、96.1%和84.3%,而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增长也达41.9%。
让“新柱”更稳、“支柱”更强。“东莞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既要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建立自己主导的供应链体系,才能让产业更有根植性。”丁力建议。
作为制造业大市,东莞有20万家工业企业、1.2万家规上企业,但企业的整体规模偏小。“搞现代制造业不能单打独斗散兵游勇,要把龙头企业引进来,更要培养自己的龙头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丁力表示。
展望2023年,东莞将发挥全市四大平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突出“龙头项目+”,持续发力,力争今年实际投资1600亿元以上。
同时,在全域覆盖、多方联动、协同发力的“大招商”工作格局下,东莞将计划启动“百队千企”总部企业大走访活动,组建100支以上招商小分队,将聚焦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排名前十龙头、产业链链主、国家“小巨人”、省、上市及上市后备、国家或省高新技术企业,精准招商走访境内外企业总部1000家以上,加快推动产业立新柱。
开展总部企业“大走访”活动、优化全球招商网络布局、依托本土企业推动“以商引商”、推进产业链精准招商、集中资源引进特大项目,瞄准先进地区,东莞聚焦先进产业、先进技术,主动“走出去”登门招商,链接资源拓展招商引资“朋友圈”。
东莞经济在立新柱、激发新动能方面将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