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招商引资大会召开前应做好三件事
政府招商引资大会召开前应做好三件事
——王牌智库建言:以“三项行动”补短板、锻长板,为招商大会注入专业动能
2025年春节后,各地招商引资大会即将密集启幕。对地方政府而言,这场“开年头部会”不仅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更是争夺优质产业资源的战场。然而,传统招商大会常陷入“台上签约热闹、台下落地冷清”的尴尬——签约项目与地方产业规划脱节、招商团队能力不足、历史教训未被总结……如何破解这一困局?
王牌智库基于全国300余个市县招商案例研究后推出的研发成果:地方政府若想实现招商大会从“形式化过场”向“实效化突破”升级,需在会前启动三项关键行动——校准方向、复盘经验、锻造团队。唯有如此,方能将招商大会转化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起跑器”。
行动一:召开“产业战略务虚会”,校准方向——解决“招什么”
“没有战略的招商,如同蒙眼狂奔。”许多地方政府招商失败的核心症结,在于缺乏清晰的产业定位。传统招商往往“什么热招什么”,新能源、半导体、生物医药一哄而上,导致区域产业同质化、资源内耗。
1. 顶层设计先行:由市、县(区)委书记牵头召开“产业战略务虚会”,邀请企业、智库、行业协会等多方参与,基于地方资源禀赋(如土地、人才、区位)和产业链短板,明确“主导产业、机会产业、淘汰产业”三类清单。例如河南省18个省辖市可以参照河南省“7+28+N”产业链战略规划,度身定做或补上适合该省辖市的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正所谓:先谋后事者昌,顶层设计先解决思路问题,思路通了,执行就有了方向。
2. 从规划到项目库:通过“策划+规划+项目化”路径,将战略转化为可操作的招商项目库。如王牌智库春节前刚刚协助河南省政协委员马骥(信阳市人民政府驻粤办主任)研发完成的信阳“中原船谷”项目,“淮河航道疏浚—智能造船—新能源船舶产业链—竹滠运河”的招商图谱,既有该项目的前期准备,又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有“智能造船+新能源船舶产业链”的产业招商图谱。中原船谷项目刚刚揭开盖头,可以活用“策划+规划+项目化”,信阳市牵头,息县、淮滨、固始、罗山四县分别从自身角度抓顶层设计和项目谋划,再谋求河南省和国家层面的政策助力,中原船谷就是一个落地时操可行性强的好项目。
3. 动态调整机制:设立“产业风向标监测小组”,跟踪技术变革与市场趋势,每季度更新招商优先级。如王牌智库顶层设计服务河南新郑市孟庄镇产业升级项目正在招商:孟庄镇是新郑市北方四镇之一,10年前房地产红火时,孟庄镇年财政收入超过3亿元。随着房地产步入低谷,华夏幸福、华南城等项目面临产业升级持续研发,原孟庄镇打造“孟庄航空小镇”与时俱进定位同步升级,紧抓产业落地,紧抓与郑州智能科技职业学院联动发展,强化把孟庄作为新郑市融入郑州航空港区的桥头堡,发展前校后产,用活孟庄镇现有2000亩产业用地的土地资源优势,同步更新升级孟庄镇特色乡镇经营思路,更新产业招商思路。
数据支撑:王牌智库调研显示,拥有清晰产业定位的地区,招商项目落地率平均提升47%,企业存活率提高32%。
行动二:梳理近五年招商案例,建立“错题本”——解决“不踩坑”
地方政府招商常陷入“重复交学费”的怪圈:A市引进某新能源项目因缺上游原材料被迫停产,B县重金引入的文旅项目因客源不足沦为“鬼镇”……这些教训本可避免,却因缺乏系统复盘而反复发生。
1. 全盘复盘:组织专班对近五年招商项目“解剖麻雀”,按“签约-落地-运营”三阶段建立评估体系,重点分析:
- 失败案例:如因政策承诺未兑现导致的投资撤离;如因投资商“无钱、无人、无诚信”导致的投资停滞。
- 低效案例:如土地利用率低于30%的“僵尸项目”;
- 意外成功案例:如某边缘产业因市场突变逆袭为增长极。
2. 沙盘推演:模拟关键决策节点(如土地出让条件、税收优惠力度),推演不同选择的结果差异。例如某市复盘发现,若当初对某车企的用地规模压缩20%,可节省300亩土地用于引入配套零部件企业。
3. 制度化“错题本”:将教训归纳为《招商风险防范手册》,纳入市县区干部培训教材。如东莞针对“代建厂房空置”问题,新增“企业需缴纳履约保证金”条款,空置率下降60%。
案例启示: 丰田汽车通过“持续改进”(Kaizen)机制,将生产线%;地方政府招商同样需建立“错题本”实现迭代进化。
行动三:对招商团队进行“三懂能力测评”——解决“谁来招”
招商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较量”。传统招商团队常存在三大短板:懂政府不懂市场(只会讲政策)、懂市场不懂项目(无法判断技术可行性)、懂项目不懂谈判(被企业牵着鼻子走)。
- 懂政府:熟悉土地、财税、环保等政策红线;
- 懂市场:能研判行业趋势、分析企业投资逻辑;
- 懂项目:掌握财务测算、技术尽调等实操技能。
- 情景模拟:要求团队针对某智能制造项目,设计“政策包+风险预案”;
- 压力测试:由智库专家扮演投资方,围绕用地成本、供应链配套等细节“刁难”谈判代表。
- 对“政策型”干部强化财务分析培训;
- 对“技术型”人员补足商务谈判技巧;
- 引入第三方智库担任“外脑”,提供项目筛选、协议审核等支持。
数据验证:深圳南山区通过“招商铁军”培训计划,将团队项目研判准确率从58%提升至89%,招商周期缩短40%。
招商大会不是终点,而是专业化的起点
地方政府若只把招商大会视为“年度任务”,满足于签约数字的光鲜,注定难逃“形式大于内容”的窠臼。
王牌智库建议:以三项行动为抓手,将招商大会转化为推动政府治理能力升级的契机——用战略务虚会重塑决策逻辑,用错题本培育复盘文化,用能力测评倒逼招商团队进化。
唯有如此,才能让招商从“体力活”升级为“技术活”,真正实现“招得准、落得下、长得大”。
(作者:王牌智库首席专家、董事长上官同君)
深圳市福田区滨河大道9289号京基滨河时代广场A座14层
郑州市郑东新区商鼎路69号泰宏国际广场B座20层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