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韶关共建产业园经验获国家发改委表扬以产业共建实现两地合作共赢
原标题:东莞韶关共建产业园经验获国家发改委表扬,以产业共建实现两地合作共赢
一根根吊臂杆高高举起,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一张张黝黑脸庞绽开笑容.......此景正是莞韶共建园区——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表面处理站项目如火如荼的施工现场,该项目是园区产业配套的关键环节,更是园区引商的“独门绝技”,能为入园企业提供镀锌镍铬、阳极氧化、电泳等环保服务,建成后年表面处理达1000万平方米。这是莞韶指挥部以共建园区为牵引,推动产业共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推广“十三五”时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发改振兴〔2021〕1454号) 指出“广东省韶关市充分发挥省内对口帮扶机制”“推动产业合作共建,实施莞韶共建产业园”,东莞韶关共建产业园经验获国家发改委等4个部委通报表扬并推广。
东莞和韶关在2003年因扶贫“双到”(具体是在扶贫工作中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结缘,2008年因共建园区携手合作,2013年因对口帮扶共谋发展。尤其自第三轮帮扶工作启动以来,莞韶指挥部把产业共建作为帮扶核心要务,将东莞的技术、管理、资本等优势与韶关的资源、生态、成本等深度结合,助力韶关建设国家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贡献东莞力量。
“第三轮莞韶对口帮扶以来,我们大力协调东莞32个镇街资源,按照‘1+N+1’多对一的方式结对帮扶韶关10个县(市、区),并新增东莞松山湖、银瓶创新区分别帮扶韶关高新区、华南装备园,以帮扶机制的创新优化助推帮扶工作的高效开展。”莞韶指挥部总指挥罗晓勤介绍。日趋科学的帮扶机制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如东莞南城街道协调洪梅、谢岗镇派人员驻韶关南雄市开展对口帮扶,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韶关注册成立新型研发机构,等等。
第三轮对口帮扶以来,东莞韶关两市已投入政府帮扶专项资金9.2亿元,成功争取政府专项债和东莞银行授信额度共21.3亿元,产业帮扶资金保障进一步强化。同时,两市共同设立的东韶公司等12家平台公司,累计总资产达61亿元,以市场化融资运营共建推动“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共建共享”转变,区域协调发展动力系统进一步完善。
韶关如何从改革开放的“边沿”变成扩大内需的“前沿”,从生产原材料的“供应地”变成产业综合开发利用的“主战场”,莞韶两市在产业共建方面探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路径。
莞韶对口帮扶队伍坚持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大力引进鸿谷科创城、正威国际、华天电子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动292个项目新开工和143个技改项目动工,帮助当地加快培育“3+3”特色战略性产业集群,推动形成了600亿元先进材料产业集群1个,200亿元现代轻工产业集群1个,1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个,助力韶关入选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与其同时,帮扶队伍把韶关当做东莞产业转移外溢的“首选地”,引进43家大数据、仓储物流等东莞企业,既满足了莞企增值扩产、用地用能的需求,又保障了东莞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可控。如莞韶城作为两地大数据产业共建的集聚地,园内的联通客服南方中心、华韶数据谷已投入运营,鹰硕数据中心和中皓项目主体封顶,目前正启动莞韶创新产业园建设拓展空间,并积极争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的布局。
莞韶指挥部积极寻求莞韶互利共赢的合作机会,深化拓展“韶关所需、东莞所能”内涵,积极构建“东莞所需、韶关所能”体系。如莞韶两市签订了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合作框架协议,认定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企业38家,建立20个“供莞农品”展销点,既协助销售了农产品价值2.8亿元,又保障了东莞等大湾区城市果蔬肉蛋的稳供优供。
值得一提的是,两市将2021年定为“莞韶旅游年”,向东莞市民推出系列“重磅”福利——韶关17家A级旅游景区免票向东莞市民开放、推出“韶关旅游感恩回馈东莞”旅游年卡。此外,还共办“岭南名郡·善美韶关”等4场文旅体推介会,共制“十大东莞赴韶旅游”精品路线,共建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共引丹霞丰源等亿元以上文旅项目47个。“莞韶旅游年”启动以来,累计吸引东莞赴韶游客14万人次。
2020年1月,省委主要领导在韶关调研时指出,“要按照‘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推进制造业集中入园发展”。产业园区是北部生态发展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更是莞韶产业共建的主要载体。对此,立足全省高质量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的大局,东莞市委市政府从更高的维度、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输出强劲推动力,与韶关携手构筑了以莞韶城、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等2个主阵地,10个县域共建园区、13个共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主框架的“2+10+N”莞韶共建产业园模式。
今年1-9月,莞韶共建产业园完成基础设施及配套投资67.3亿元、同比增长24.8%;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4%,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10.4百分点,成为支撑当地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其中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围绕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核心配套区,建成运营表面处理站、污水处理中心、液压件产业园和综合服务大楼等核心配套,推动宝武韶钢成功申建省级产业园,吸引了51家企业进驻发展;莞韶城建成投用了双创装备中心、印雪酒店、创智城和莞韶人才房等配套“筑巢引凤”,被企业誉为韶关蕞美的“松山湖”。
同舟共济扬帆起,凯歌奋进正当时。新起点新征程,在东莞韶关两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莞韶指挥部将牢记使命、担当作为,不断拓展对口帮扶的广度深度,推动两地加快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奋力打造省内对口帮扶的莞韶样板。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