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广东产业转移新政有突破

admin8个月前 (09-27)东莞产业信息25

  文|周军民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

  日前,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共六大部分、二十一条,升级版产业转移政策来了。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头部经济大省。广东所经历的产业升级,是大部分沿海省市都将要经历的,此次新政与此前产业转移政策有何不同,重点在哪里,有何新思路和突破?

  一、产业转移政策从1.0升级到2.0

  2008年,广东喊出“腾笼换鸟”。颁布《******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粤发〔2008〕4号)政策,实施“双转移”战略,建设了一批产业转移园,建立起了对口帮扶机制,正好实施15年。

  这15年,深圳是产业外溢蕞大的城市。深圳特区内外一体化跑出“深圳速度”,而粤东西北地区行动迟缓、基础设施落后,加之产业园建设过多,产业集聚度低等原因,导致产业承接并不理想。深圳制造业大部分转移到了内地乃至境外。我们在中西部调研时,频频遇到来自深圳的转移企业,深圳名副其实地回馈全国各地。

  2.0版政策瞄准谁?蕞近几年,随着东莞学深圳城市更新,深圳制造业外溢中,自然而然携带产业链企业,东莞成为深圳之后又一个制造业外溢大市,而广州和佛山制造业外溢亦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2.0政策目标其实非常清楚了,就是要把大湾区四个万亿GDP城市制造业和产业链就近扎根在广东。

  产业承接不再局限于珠三角。与上一版“双转移”聚焦的是省内循环不同的是,此次《若干措施》对于产业转移园承接省外和外资项目给予了特殊的支持。

  与1.0的政策不同,这次统筹的四大目标中,“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赫然在列。我国2030年前要实现碳达峰,虽然现在全球处于多事之秋,但这一政策目标并未变,还剩下不到7年。因此,可以说,广东此次产业转移政策是在我国碳达峰之前的一次总动员。

  省级层面统筹协调。《若干措施》明确提出,粤东西北各市聚焦建设一个园区——主平台,全省重点建设3-4个园区。政策提出整合过去建设的产业转移园区,集中建设一个主平台,给出了明确的数量限制,一改过去建设众多园区的做法。同时动员省属国有企业、珠三角市属国有企业参与园区和标准厂房建设。

  合作园区事权和财权有一定突破。一是事权,园区级别可上升到省级产业园,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申报设立省级经济特别合作区,给予倾斜支持,并根据发展需要下放有关省级经济管理权限。二是财权,首次支持通过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园中园,实现共建双方分税制,支持帮扶城市平衡投入,促进帮扶的可持续性。此次明确的两地分税制,首次出现在产业转移的公开政策中,但限定在主平台中开发的园中园,范围比较有限;同时仅分享合作园区市县留成税收收入,并没有包括省级税收留成。

  文化旅游合作区首开纪录。政策首次提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各市合作共建旅游景区、文化旅游合作区,期待广东山河湖海林田草以及海岛旅游区开发将走出新路子。

  “飞地经济”模式集大成,倡导双向“飞地经济”。以往“飞地经济”主要是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飞”。近几年全国各地出现了欠发达地区前往发达地区建设产业孵化器,就近利用发达地区的人才、技术和资本进行技术研发,在后方进行大规模制造和产业化,出现“反向飞地”模式。政策还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到珠三角地区建立“人才飞地”和“离岸人才中心”。此次政策明确鼓励“双向飞地”,并对发达地区支持“反向飞地”帮扶给予政策激励。

  省财政出手,支持力度加大。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主平台建设,并奖补支持主平台和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的融资;新设立省粤东西北产业转移基金,联合承接地各市合作设立市级产业转移子基金;专项债券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发行园区基础设施REITS。

  三、北部生态发展区开发提出新思路

  《若干措施》两度提出北部生态发展区开发。一是北部纳入了全省产业集群化特色发展之中,“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坚持生态优先、面上保护、点状开发,实现集聚发展、绿色发展,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二是承接制造业,“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在满足政策规划、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基础上,有序承接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资源精深加工、安全应急与环保、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

  实际上,北部适度开发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虽然2021年公布的《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公众版)》,北部规划以南岭山地为核心构筑北部环形生态保障(如下图),但此次政策提出点状、聚集、绿色开发思路,要在生态保护的同时兼顾经济发展。这是因为,粤北是珠三角联系泛珠三角的关键通道,也是我国中部经济大动脉和中西部出海的大通道;主动谋划生态区适度开发,不仅有利于发展粤北经济以及与珠三角形成产业链配套关系,更有利于加强粤北基础设施建设,贯通经济大省之间的联系。

  图:广东省国土空间保护格局——“一链两屏多廊道”示意图 来源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公众版

  广东时隔十五年再次推出产业转移政策,可见粤东西北承接产业转移既有较大的可作为空间,又有一定的迫切性。产业梯度转移乃至跨大区域转移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在当前全球经济增速较低,东南亚成为制造业热门承接地的背景下,广东出台新政指引做好新一轮产业有序转移、保障产业链安全显得格外重要。《若干措施》明确了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重点,未来还需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补齐粤东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的招商引资政策。此次政策聚焦在如何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园,对如何吸引或引导企业转移到粤东西北的政策着力很少。未来要补齐政策短板,从政府和市场、珠三角和海外、企业和集群等角度推出针对性的省内产业有序转移、吸引海外转入、承接地承接有力的微观政策。说得更直白一点,那就是针对粤东西北要推出有竞争力的产业承接招商引资政策,使之能与周边省份乃至更远省份和东南亚竞争。

  二是及时出台紧跟产业链变迁的、针对性的产业转移专项政策。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虽然孕育了10余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直至2022年才显露出大规模爆发的特征,但如何有针对性承接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仍然是空白;政策的时效性就显得特别重要。又如,当前AI产业的迅速迭代,势必引发众多产业实现更迭,催生众多新产业;如何围绕新产业实现转出地和承接地的产业合理布局,两地双赢,亦是政策作为的重点。

  三是基础设施先行仍然是畅顺产业省内转移的先行条件。近年大湾区建设提速,整个广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有力带动粤东西北基础交通条件改善,但粤东西北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联系仍然存在较大的时空阻隔障碍,承接产业园之间联系不紧密,与周边省市联系更加不畅,交通基础设施仍然是瓶颈。因此,加大粤东西北地区及与大湾区联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产业有序转移的重中之重。

  四是要动态评估粤东西北的承接能力和珠三角主要城市的产业转移潜力。不是每个市县行政区都适合建设产业合作园区,要选择条件好的地域建设。是否可以在条件好的市县多建,条件不好的市县可以不建,相互之间是否可以 “飞地”。珠三角城市正掀起新一轮工业上楼,深圳每年建设2000万平方米工业楼宇,连续5年合计1亿平方米,东莞和广州亦有类似的行动。如此,珠三角产业外溢城市,还有多少产业可转移到粤东西北?需要理性地动态评估。产业升级与转移是个动态问题,制造业梯度转移是自然规律,这就要求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更要加强评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东莞塘厦厂房出租东莞塘厦厂房出租网东莞塘厦厂房出租价格信息】-东莞58同城

【东莞塘厦厂房出租东莞塘厦厂房出租网东莞塘厦厂房出租价格信息】-东莞58同城

  钢结构、框架结构、砖混结构九成新   塘厦-大坪阿宝大坪物流园-东莞市可办环评   塘厦-石鼓平山广场-东莞市可办环评   框架结构、砖混结构、钢混结构、水泥结构、其他八成新   塘厦-168工业区塘厦镇-东莞市可办环评   塘厦-******************工业区-东莞市可办环评   塘厦...

【东莞长安厂房出租东莞长安厂房出租网东莞长安厂房出租价格信息】-东莞58同城

【东莞长安厂房出租东莞长安厂房出租网东莞长安厂房出租价格信息】-东莞58同城

  钢结构、框架结构、钢混结构八成新   长安-沙头社区沙头头部工业区可办环评   长安-沙头社区宏恒泰冠城创新产业园-东莞市可办环评   宾建平深圳市宏恒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长安-锦厦中国邮政(长安锦厦邮政所)-东莞市可办环评   长安-街口乌沙咸西工业区可办环评   长安...

东坑工业园厂房出租东坑工业园

东坑工业园厂房出租东坑工业园

  东坑大道南与科技路交叉口-东莞市   高速路口临近机场月台雨棚食堂宿舍   高速路口临近机场月台雨棚食堂宿舍   陶微东莞市盈昇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高速路口临近机场月台雨棚食堂宿舍   高速路口临近机场月台雨棚食堂宿舍   高速路口临近机场月台雨棚食堂宿舍...

东莞住房保障将由“补砖头”转为“补人头”

东莞住房保障将由“补砖头”转为“补人头”

  东莞的保障性住房将从实物保障形式逐步向发放房租补助为主的保障形式过渡,即由“补砖头”转为“补人头”。在东莞新近发布的《东莞市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透露了上述住房保障货币化的方向。有学者认为,把住房保障以货币形式发放给低收入者,这既可以赋予低收入者租房的选择权,又可以盘活住房租赁市场。   创新住房保障成本分担机制近日,中央财政下拨2015年中...

东莞大朗环保工业城竣工 七成面积已出租

东莞大朗环保工业城竣工 七成面积已出租

  南方日报讯 (记者/黄万全)5月18日,大朗环保工业城竣工开业,大朗镇相关领导出席了竣工仪式。   据了解,大朗镇环保工业城是经市政府批准在全市建设的7个环保专业基地之一,位于大朗镇富民工业城内,由东莞市远大投资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是一个集毛织洗水、印花、集中污水处理、集中供气以及生活配套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园区头部期总投资2....

东莞市桥头镇大洲桥新西二路万金高新产业园厂房租赁

东莞市桥头镇大洲桥新西二路万金高新产业园厂房租赁

  园区形象高大上,带牛角,环境优美,交利,可整租也可分租,所有证件齐全,消防喷淋系统完善,园区超大电量,距东部快速500米,适合任何行业,形象好,易招工。   厂房一楼层高6米,楼上层高4.5米,配有2部5吨电梯。   🏝6号厂房1-7层,单层面积6300平方米,共44100平方米。   🏝7号厂房1-7层,单层面积6300平方米...

东莞松山湖周边唯一配套齐全的工业大厦

东莞松山湖周边唯一配套齐全的工业大厦

  松湖智谷,位于东莞市松山湖大道北侧,紧邻松山湖大道与石大路立交,与佛岭生态旅游区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相邻,莞惠城规在周边两个站口,分别是寮步站和松湖北站,项目周边还有G94一个站口(石大路),对于珠三角来往客户特别便利,总占地1500亩,总面积180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占地300亩,总面积约180万平方米园区集高端生产、中试研发、总部办公、生活配套、休闲娱乐于一体,借助东莞产业升级转型...

东莞松湖智谷产业园50年独立红本产权高端厂房可租可售

东莞松湖智谷产业园50年独立红本产权高端厂房可租可售

  松湖智谷产业园作为区域的产业标杆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基地,项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中轴线位置,临近松山湖高新区,坐拥大湾区和松山湖强大辐射力。区位交通便捷,优美的生态园林环境。项目建设总规划面积达产城人融合的生态智造新城,建成后将形成家高新科技企业聚集生态圈。项目积极引进综合产业配套,构筑“生产、研发、试制、中试、检测、营销、展示、办公”等为一体的“产城人”综合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