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楼”先行者——东莞创新推动制造业深化转型!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工业上楼”先行者——东莞,创新推动制造业深化转型!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擦亮东莞制造品牌?这是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东莞逆市交出的一份成绩单:2020年东莞GDP达到9650亿元、同比增长1.1%,东莞企业数量稳居全省首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0861家,总量稳居全省第1位、全国第2位,一切凭实力说话!
随着东莞产业转型升级逐年深化,东莞作为全国“工业上楼”的先行先试者,以工业用地这一重要资源的“增量提质、存量提效”为着力点,在新兴产业园内以多幢70多米高的工业大厦“问天要空间,向上要效益”,强力启动土地与空间要素的供给侧改革,助力东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为东莞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东莞将从产业、企业、科技、投资、市场、平台6个领域培育新动能,并实施人才赋能、数字赋能和品牌赋能三大赋能行动,夯实空间拓展、资金投入和绩效激励三大支撑。
在规划蓝图中,到2025年底,将构建起“万、千、百”亿级产业梯队发展格局,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三年初步成效,2023年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突破11500家和7000家,引进30亿元以上特大产业项目10个以上,境内外上市企业数量超过100家,总市值超过6000亿元,科技造富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东莞对新动能的核心吸引力和综合承载力不断增强。
巧拓空间,让工业用地提质等成为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一员的关键一环。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以不到全国万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超过全国百分之一的工业总产值,被称为广东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缩影,被列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
但是,随着多年的发展,产业空间不足已经成为影响城市营商环境、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土地必须高效集约利用的倒逼压力日显。但同时,产业业态的变化也使得工业用地、产业空间的利用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东莞正面临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东莞建设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三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东莞将与广州、深圳共同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经济带。
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新兴制造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东莞“工业上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首先,东莞以制造产业立市,40年坚守铸就了制造业坚实的基础。数据显示,东莞全市拥有34个工业门类,占所有41个大类的82.9%,门类齐全;全市制造业体系涉及30多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10多种IT产品占据国际市场10%至40%的市场份额,本地产业配套率达到90%。
第二,东莞依托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制造等“五大支柱、四大特色”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新一代电子信息、机器人、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制造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它们都具有生产设备重量较轻、生产过程中产生震动小、空间需求小但技术含量与亩均产出高的特点,具备了“从横向到纵向,向天空要空间”即“工业上楼”的可能性。
“工业上楼”的实质就是高层厂房,即企业把研发、生产功能放在工业性质的高楼大厦里,而不是传统的地面上平铺一层或几层低矮厂房,由是享有“摩天工厂”“空中厂房”和“立体式厂房”等美誉。
松湖智谷是一座“生产、生活、生态”完美融合的现代产业新城
位于松山湖功能区的松湖智谷产业园就是这方面的生动缩影之一,它也是东莞乃至广东蕞早工业上楼的尝鲜者与践行者。
行走在公园式的园区间,看不到传统的大片产房,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70多米高的工业大厦、100来米高的产业大厦,甚至还有一栋150米的超高层办公配套。
以工业大厦为例,其层高从6米到8米不等,楼板荷载高达0.75吨至1吨/平方米,5吨以下的工业设备可走电梯上楼,9吨左右的则可通过吊装平台轻松“输送”至所需楼层。
园区生活配套甚至还有网红智能食堂、电影院、拎包入住的公寓等等,俨然已是一座“生产、生活、生态”完美融合的现代产业新城。
在这里企业的生产、设计、研发都可以在园区完成,在这里员工拥有的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片翠绿和蓝天,还有一份难得的惬意。
“以前传统厂房的容积率是1至1.5,我们工业上楼可以做到容积率为5,直接将空间利率用提升了四五倍。” 信鸿集团常务副总裁胡冰表示。
由高盛集团和信鸿集团合作的松湖智谷已形成以智能装备制造、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大数据为主导的产业聚集区,约七成来自深圳,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5家、国家高新企业51家、行业龙头企业20家,以及华为供应商企业10家,这一产城人融合的生态智造新城成功实现了“你的上下游就在隔壁那栋楼”。尤为亮眼的是,园区一期的亩均税收已超过200万元,由是这一“工业上楼”大获成功,叫好又叫座。
位于东莞滨海湾新区的省重点项目、市重大项目欧菲光·湾区科创中心,将于今年开放,这是东莞滨海湾新区率先建成投用的产业园项目。
该项目是集智能制造厂房、研发办公空间、独栋企业总部和园区展示中心等于一体的81万平方米研发智造中心,现已成功招商5万多平方米。
该产业园侧重聚集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不少企业与欧菲光相关,“欧菲光做产业聚集,我们做园区招商运营!”信鸿集团总裁助理卢坚庭说,强强联合的结果是产生乘数效应,吸引越来越多来自深莞两地相关企业进驻。
地处沙田镇的信鸿·湾区智谷,是东莞市重大项目和首批M0新型产业载体,总建筑面积约110万平方米,将打造成高标准数字化工业大厦和高规格的产业转型示范性园区。
这一纯工业上楼项目,在以往成熟经验积淀的基础上,或有望再次成为“网红”爆款。
作为“工业上楼引领者”的信鸿集团,已在松山湖功能区、滨海湾新区、水乡功能区等东莞重点片区布局5个产业园项目,总面积约500万平方米,预计未来可容纳企业10000家左右。
这些工业上楼的粤港澳大湾区网红样本,除吸引全国各地的产业园运营商前来参观“取经”外,还有18个省47位区领导来东莞考察工业上楼,一些高新区亦前来谋求交流合作。如成都高新区考察团便希望相互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双方探索推进产业发展领域的深入合作。
面对产业用地大幅“减量”和企业不断优化“提质”的趋势,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工业上楼”,可以解决产业发展的三大痛点:
一是解决企业无处扩产,被迫外迁的问题;
二是解决产业集聚度低,不易形成专业化园区的问题;
三是解决企业总部办公与制造场地分离,增加成本和管理难度的问题。
可以预期的是,东莞这一创新性的“工业上楼”模式,正强力启动土地与空间要素的供给侧改革,能够有效带动更大范围产业领域的供给侧改革,蕞终实现“二次改革”的乘数效应和裂变效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