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和科普在东莞两翼齐飞
1:1型号的探月车模型前,不少市民驻足观看,一同展出的还有灵活精巧的机器人手臂、1.5米直径的月球模型、中国散裂中子源“微观世界之眼”科普展……
9月16日,2021年东莞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在松山湖科学城拉开帷幕,这是东莞近些年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以来,头部次将启动仪式选址于科创前沿阵地、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松山湖科学城。
近年来,东莞大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十三五”期间累计开展1500余场科普活动,覆盖人群超过100万,且数字化科普水平不断提升,在全社会营造出爱科学、懂科学、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书写了科创和科普两翼齐飞的“东莞故事”。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
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下称“纲要”),纲要指出,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向全市党员干部讲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时指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东莞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渴望立志干事创业的高素质人才。
推动科学普及,正是为东莞培育高素质人才生力军的有力举措。
对于东莞而言,大力开展科普工作不仅意义非凡,而且具备深厚肥沃的发展土壤。
2020年,国家战略首次赋能东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片区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主体;中科院与东莞签署共建松山湖科学城战略合作协议,院地合作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滨海湾科技创新园获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东莞继松山湖之后又一个获批省级高新区的重大科技发展平台……这些都为东莞的科普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东莞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科技创新引擎的大背景之下,近年来,东莞科普工作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炜提出,要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促进科研与科普结合,打造科普活动品牌,完善科普工作机制,开创科普事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东莞科普工作多点开花。在创建阵地方面,截至2020年底,东莞共创建科普阵地365个,获得国家级、省级科普荣誉448个;在举办科普活动方面,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组织和指导社会各界开展各类专题科普活动共计226项,覆盖人群超过100万人次,每年活动场次达300余场。由于在科学普及方面做出的工作成效,东莞市级主场活动多次受到中国科协、省科协的表扬,获得“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荣誉。
“东莞市科普示范社区”“东莞市创客培育学校”“东莞市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9月16日东莞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幕仪式上,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梁绍光表示,在东莞这块科创沃土上,科普工作大有可为。要发挥科普工作在营造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方面的作用,为推动东莞在万亿GDP、千万人口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张春扬表示,接下来,东莞市科学技术协会将积极推动科学普及和价值引领,激发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推动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
肖亚非表示,要在实现人口素质现代化上聚焦发力,为“创新+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在千万人口新基数上打造城与人共生共荣的东莞样本。
千万人口、万亿GDP、种类齐全的工业、重大科研平台……东莞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同时,肩负着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东莞必须凝聚全市合力形成发展新动能。
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具有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公民显得格外重要。如何将优质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市民群众可接触、可了解的科普成果,从而在全市营造出爱科学、学科学、崇尚科学的风尚,提高人口素质,东莞一直在探索。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陈延伟。
2021年东莞市全国科普日启动仪式当天,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讲座在松山湖科学城举办。主讲人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陈延伟。陈延伟所负责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中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它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源及应用领域的空白,为我国材料科学技术、生命科学、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
“我们的研究成果和大众有一定距离,借着科普日这个机会,我们想把先进科学介绍给市民朋友,尤其是年轻人,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种子。”陈延伟说。
除了讲座外,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还举办一系列活动,带领市民走近“国之重器”,它将市民关心的问题和科学知识紧密结合,回答了“散裂中子源能用来做什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和治疗癌症有什么关系”等一系列疑问。
不久前,广东省发布《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下称“条例”),条例指出,广东新时代科普工作的顶层设计已经基本完成,接下来,广东将推动科普事业数字化、智慧化、普惠化,扩大科普与群众的接触面,实施好科技资源科普化等重大工程,这为今后东莞的科普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法律保障。
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的指引下,东莞将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上出实招;在提升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5个群体的科学素质上下功夫;在丰富科普手段和渠道,增加优质科普资源供给方面出实效。
肖亚非提出,数字经济是推动传统生产线、传统生产模式革新的关键动力,要抢抓数字经济的发展新风口。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科普工作领域,数字化、信息化是科普工作转型提质的重要法宝。探索符合时代潮流的科普形式,成为科普工作者面临的重要命题。
推进科普工作信息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近年来,东莞老科学家科普报告行、“健康新生活”讲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多个品牌科普活动已深入人心,但较为零散。接下来,东莞需要构建全市统一的科普工作信息化平台,打通各种平台、融通各类资源、活用各类手段,实现“一张大网做科普”。
东莞将借助信息化手段,一方面促进科普教育课程的在线共享,让有限师资发挥蕞大效益;另一方面让科普信息直达学生的指尖,让学习更为便捷。今年,东莞将组织开展1000余项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健康新生活讲座、流动科学馆、绿色环保创意大赛、火星航天科普嘉年华、科学影像节、急救技能培训等。
有专家建议,东莞可以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将线下的科普场景搬到线上,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
扎根科创沃土,筑梦制造名城。东莞将通过更高品质的科普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