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抓项目 大抓转型 大抓发展】临汾经济开发区:5个“百亿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
本报临汾3月24日讯(记者张文华 通讯员王海燕)筛选有竞争力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派出一支支招商小分队,赴省外招商;聚焦“放管服”改革,不断创优营商环境……今年以来,临汾经济开发区锚定升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这一目标,正在全力推进绿色智造、光电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产业等5个“百亿产业园区”建设。
建设5个“百亿产业园区”,该开发区首先着力提升现有产业素质。为此,该开发区以链主企业为核心,延链、补链、强链,用好“小升规”企业培育库,推动企业“升规纳统”,重点筛选一批成长性好、发展前景好、有竞争力的企业,加强培训、精确包装、精细操作,做到应统尽统,壮大“四上”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压茬组织高企培训讲座,帮助企业对接专业机构,对申报企业进行入企服务和“一对一”指导,增加全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数量;全力落实好各类扶持奖励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提升企业发展动能。
在此基础上,该开发区按照5个“百亿产业园区”建设目标,谋划了51个项目(其中前期项目10个),采取“管委会+重点企业+产业园”招商模式,在项目增量上做文章。其中,进一步发挥华翔集团、飞虹集团等老一代链主企业和希望集团、中部智造、凌志环保等新一代重点项目的引领作用,坚定“市场换项目”的理念,延链、补链、强链,推动更多上下游配套企业落地开发区,实现“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的发展新格局。
同时,坚持“改革、创新、服务”六字方针,为5个“百亿产业园区”建设不断创造“三无”“三可”“六蕞”营商环境。其中的重点是,持续加大阳光审批服务力度,着力拓展“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事项范围,推进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两单合一”,优化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充分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打造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接,进一步为市场主体“松绑”“解绑”;充分完善12345热线、畅诉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等政务服务功能,倾听市场主体心声,解决好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使投资者放心地投入到5个“百亿产业园区”建设中。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