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东莞拟鼓励工业用地扩容

admin7个月前 (09-27)东莞产业信息34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基础较好、集中连片的产业园区拟划入工业保护线范围。图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方日报记者 孙俊杰 摄

  (记者/郭文君)近日,东莞市法制局发布了由市城乡规划局起草的《东莞市工业保护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公开征求公众意见。该办法旨在规范全市工业保护线管理,保障东莞市工业发展空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引导城市更新方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办法规定,全市工业保护线平方公里,占全市规划建设用地的比例不应低于30%,保护线内工业用地的面积不应低于工业保护线%。同时,鼓励工业用地扩容提高开发强度。

  办法所称工业保护线是指为保障工业、仓储、港口用地(以下简称工业用地)发展空间,经东莞市政府、市人大批准公布的,需要严格控制和保护的工业用地范围线。其中,工业红线是为保障城市产业长远发展而划定的,符合城市规划的工业用地保护线;工业蓝线是为稳定城市一定时期内工业用地总规模,将已改变规划用途的现状工业用地择优划定的工业用地过渡线。

  工业保护线根据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导向,按照“总量控制、集中连片、保大放小、分类定策”的原则划定。办法明确,基础较好、集中连片的产业园区,市镇重点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用地,市镇重大产业项目、倍增企业、骨干企业等重要企业的工业用地,位于“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产业保障区内的工业用地等应划入工业保护线范围。

  属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可申请对工业保护线进行局部调整。调整原因包括:因城乡总体规划调整需要调整工业保护线的;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需要调整工业保护线的;因国家、省、市重大项目需要调整工业保护线的;因政府主导的连片改造规划需要调整工业保护线的;因经批准的TOD规划需要调整工业保护线的;因行政辖区内居住、商业等用房供应紧张需要调整工业蓝线的;因权属、现状等信息错漏或笔误,需要修正工业保护线的等。

  工业保护线调整应遵循“底线控制原则”,调整后全市工业保护线平方公里,占全市规划建设用地的比例不应低于30%;应遵循“等量置换原则”,除市政府特批项目外,工业保护线调整应遵循“总量不减、质量提升”的原则进行等量置换;应遵循“政府统筹原则”,工业保护线调整后用于居住、商业等经营性用途的,应由政府收储、公开招拍挂,已批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为经营性用途且可作为独立地块实施改造的除外。

  在用途管控要求方面,办法规定,工业保护线内应以工业用地为主,除因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和交通基础设施、绿地、广场、租赁型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等公共利益需要外,严格限制线内工业用地调整为其他用途,尤其不得调整为居住、商业等经营性用途。

  办法鼓励工业用地扩容,鼓励新增产业项目在符合城乡规划、国土规划的前提下进行高强度开发;鼓励现有工业用地在符合城乡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升品质,改良业态,提高开发强度。

  办法提出工业保护线内允许适量布局新型产业用地(含新型产业用地+商业用地的混合用地)。各镇街工业保护线内新型产业用地(含新型产业用地+商业用地的混合用地)的用地规模原则上不超过辖区内工业保护线%,市区四街道、松山湖高新区、滨海湾新区作为新型产业重点发展区域,可适当提高比例。

  办法鼓励在工业保护线内推进连片“工改工”,建设配套完善的先进园区。在整体规划、连片开发的产业项目(含“工改工”项目)内,允许把各工业地块的生活配套设施集中设置、整体核算,并与工业用房同步设计、同步报批、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同时鼓励线内工业用地通过综合整治提升园区环境。旧工业区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完善现状功能等目的进行综合整治的,可增加不超过现状建筑面积15%的电梯、连廊、楼梯等辅助性公用设施,在建筑质量标准达标前提下,可简化程序,由属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依法依规办理。

  办法提出,工业蓝线内的现状工业用地应予以保护,并合理调控用地转换用途的节奏。因城市发展需要,确需进行居住、商业等经营性开发的,应先调整工业蓝线。

  过渡区管控要求,既未纳入“三旧”改造核心区,又未纳入工业保护线范围的现状工业用地,除已批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为经营性用途外,应以保证产业功能为主,经论证确需调整为居住、商业等经营性用途的,应由政府统筹,实现市镇利益共享。

  工业保护线内的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签订了履约监管协议等法律文书或已享受政府产业扶持优惠政策,明确了项目开发贡献要求的,应履行相应的义务,违反行为将被依法追究企业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工业用地擅自改变用途的,由属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责令限期改正,恢复工业用途。违法情节严重,在规定时限内未完成整改的,属地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可向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申请解除出让合同,收回土地使用权。

  作者:南方日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东莞市写字楼厂房招租租赁(买卖3700元平)】东莞清溪力合双清创新基地

【东莞市写字楼厂房招租租赁(买卖3700元平)】东莞清溪力合双清创新基地

  新能源、电子元件、机械制造、软件开发、休闲用品、家电   基础条件:食堂、网吧、健身房、咖啡厅、免费WIFI、图书馆、空调、货梯   目前在管项目有深圳清华信息港、珠海清华科技园、佛山力合科技园、珠海华冠科技公园及唐国安纪念学校等多类型、综合性物业管理项目。   智能园区,有效改善园区交通状况,方便出行。   ...

东莞吸引优质企业扎根工业用地供需两旺

东莞吸引优质企业扎根工业用地供需两旺

  原标题:东莞吸引优质企业扎根 工业用地供需两旺   今年一季度东莞土地市场平稳开局,土地拍卖呈高热态势   东莞时间网讯进入2016年,一季度东莞楼市延续去年下半年的余温,整体市场交投火热。新房市场的火热蔓延至土地市场,今年一季度土地市场平稳开局,各宗地块交易活跃。记者昨日从东莞中原地产研究部和东莞市国土资源局获悉,从供应来看,今年一季度土地供应...

东莞土地供应工业用地为主商住地成交挂零

东莞土地供应工业用地为主商住地成交挂零

  全国工业用地招商平台,免费、专业、一站式服务!   记者昨日从市国土资源局和东莞中原地产研究部获悉,10月东莞土地市场颓势延续,供需持续回落,弱市格局难改。10月土地整体供应量20.67万㎡,环比减少48.43%,同比减少64.74%。商住地断档供应,供应以工业用地为主。成交方面,10月土地成交继续在底部徘徊,整体成交36....

东莞工业用地或可长期租赁

东莞工业用地或可长期租赁

  为进一步推进片区的土地开发统筹,以土地开发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近日,《松山湖片区土地开发统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根据意见,松山湖片区将以问题为导向,从片区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供应、存量土地盘活、“三旧”改造等多方面探索片区推进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框架下的土地管理创新。   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于2020年到期,根据...

东莞市招商引资产业拿地项目统计分析报告

东莞市招商引资产业拿地项目统计分析报告

  2012-2020年,东莞市共成交产业用地从土地所有权获取方式来看,所有的土地均以出让的形式成交   2021年,东莞市共成交产业用地107宗。成交面积7340.37亩, 排在全国第174位,广东省内第10位,成交面积同比减少9.81%。其中以土地出让形式成交的有107宗,成交面积7340.37亩,占比100%从土地所有权获取方式来看,所有的土地均以出让的形式成交...

东莞旧改新动态

东莞旧改新动态

  东莞市高埗镇低涌村第二工业区产业类城市更新单元   项目位置:位于高埗镇高龙路低涌第二工业区,地块北侧为高龙路,南侧为厂区,西侧为创兴路,东侧为水河。   东莞市麻涌镇麻一村第三滘工业区产城融合类更新单元   项目位置:位于麻一村第三滘工业区   东莞市黄江镇大冚村人工智能小镇居住类更新单元(单元一)...

东莞有“高”招|5年内将整备连片产业空间10万亩制造业重镇求解“成长的烦恼”

东莞有“高”招|5年内将整备连片产业空间10万亩制造业重镇求解“成长的烦恼”

  编者按:继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后,东莞市政府“一号文”于日前正式发布。“一号文”继续聚焦制造业当家,再次吹响“世界工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在回答“高质量发展”这道必答题中,东莞的“实”再一次凸显。为此,南方财经全媒体推出“东莞有‘高’招”系列报道,解码东莞对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 东莞报道农历兔年一开...

东莞焕新①|政企村联动旧改重磅工改M0项目一路提速

东莞焕新①|政企村联动旧改重磅工改M0项目一路提速

  进入6月,东莞市东城街道桑园社区第三工业区城市更新项目桩基工程完成过半。眼下,土方车来回穿梭、打桩机咚咚作响、挖土机挥动“手臂”……近百名工人开足马力,挖基坑、运土石,奔着7月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的节点目标加快推进。   作为项目开发主体,中集产城旗下控股公司东莞中集创新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东莞产城”)副总经理孙波对项目未来发展满怀期待。“目前已落地15家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