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码东莞“拓空间”新路径看东实道滘小河项目如何破局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媒体解码东莞“拓空间”新路径,看东实道滘小河项目如何破局
土地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城市各种资源配置的载体。随着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发展空间不足成为制约产业升级提质的瓶颈。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制造业要土地,东莞如何突围?
6月19日,《南方日报》主报刊登了整版报道《东莞蹚出“拓空间”新路径》,报道了东莞面对土地碎片化限制产业提质的问题,究竟是如何蹚出了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拓空间”路径。其中将东莞道滘镇小河片区更新项目(即:东实·道滘数智园)称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认为项目精准施策打通堵点,成功引导镇村转变短期思维、出租经济思维,既保障眼前利益,又促进长远发展。
400多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零散分布在2万多个地块上,土地碎片化问题让龙头企业难以落地。从分散到连片,是东莞“拓空间”的必答题。
近日,东莞在全市划定了60个现代化产业园区,在5年内将整备10万亩连片产业空间,承载大产业、大项目、大设施。
从获批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到推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打造10个标准化产业片区,再到如今高标准建设60个现代化产业园区,近年来,东莞“为制造业要土地”的探索和努力从未停止。
5月,东莞“创新产业土地盘活连片整备开发机制”“建立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机制”等改革经验获全省推广。回望来路,东莞不断寻求湾区协同的发力点、连片开发的突破点、多方兼顾的平衡点,蹚出了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拓空间”路径。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格局中,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定位。在空间拓展方面,东莞怎样和深圳错位互补,实现协同共进?
提及莞深产业协作,许多人首先会想到华为。华为已先后在松山湖投建了华为机器、华为终端等项目,数万名“华为人”在东莞工作。
不止松山湖,莞深“双城记”已在东莞多个镇街全面开花。
进入夏季,凤岗镇雁田村的天安深创谷产业中心项目施工现场逾发热闹,上千名建筑工人正挥汗如雨加紧建设。这一项目于2021年开工,总投资45亿元、占地面积约291亩,2024年全部建成投产后,入驻企业将达1000余家,实现年产值逾250亿元。天安深创谷策划发展部总监王聪介绍,项目将依托凤岗与深圳华强北的产业资源互补,打造立足深莞、辐射大湾区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总部。
近年来,东莞加快融深步伐,特别对南部九镇寄予了“全面对接和融入深圳先行示范区”的期待。其中,三面毗邻深圳的凤岗镇被视为莞深融合的先行军,近年来重点搭建了天安深创谷、京东智谷、都市智谷等重大产业平台,承接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等先进制造业。
同属于南部九镇的樟木头镇,山多地少,可用于开发建设的土地仅27平方公里,且开发强度超过90%,土地资源制约严重。越是寸土寸金,越要用到刀刃上。樟木头镇推动资金、土地等供给要素向先进制造业集聚,当前正以“工改工”为主攻方向,谋划推进3个总面积1700多亩的“工改工”项目。
早些年落地的项目已经尝到莞深双城布局的甜头。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建军介绍:“公司于2017年在东莞设厂,过去在深圳以研发和销售为主,现在形成了研产销全产业链。公司员工从100人增至1700人,现已规划26万平方米的厂房以扩大产能。”
与深圳侧重研发销售和“工业上楼”不同,东莞在拓空间上更加侧重生产制造环节。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光南认为:“在新一轮产业竞合中,深圳侧重研发销售,东莞侧重生产制造,东莞的产业园区应向智能装备、大型设备等倾斜,与深圳形成优势互补。”
近年来,东莞统筹有限土地,加大力度建设先进制造产业园。
◎2021年,东莞规划80平方公里土地,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2022年,东莞加快推进10个标准化产业片区土地整备工作,专门用于龙头、链主企业招引,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升级版”。
◎今年5月,东莞召开以深度城市化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在5年内整备10万亩连片产业空间,建设60个现代化产业园,形成龙头带动、上下游协同、产业链集聚的产业发展格局。
东莞市直管镇的特殊行政架构,导致土地碎片化,龙头企业因此难以落地。从分散到连片,是东莞拓空间的必答题。
◎东莞400多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零散分布在2万多个地块上,70%的村级工业园在300亩以下;
◎受到资源碎片化的限制,东莞超过90%的招商引资项目为中小企业项目。
◎2022年,东莞创新产业土地连片整备开发机制,推出10个标准化产业片区。
塘厦龙背岭片区就是10个标准化产业片区之一。龙背岭片区土地整备面积约2553亩,近期计划整备的856.7亩地,权属分别为龙背岭、田心、四村、莆心湖四个社区。目前,塘厦镇政府已与全部社区签订整备协议。
田心社区党委书记叶国雄说:“没有市级统筹,龙背岭片区做不到大面积连片开发,田心社区也招不来龙头企业。”
立足全市一盘棋、强化市级统筹,正是此次标准化产业片区土地整备工作的蕞重要创新。
今年5月,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发布通知,将新一批12项改革经验面向全省或珠三角九市进行推广,其中东莞“创新产业土地盘活连片整备开发机制”经验上榜。
今年,东莞市政府进一步提出在全市高标准建设60个现代化产业园区。这些高档次、片区化、公服配套齐全的园区,将彻底改变人们对东莞工业园的“老破小”印象。
怎样引导镇村转变短期思维、出租经济思维,追求长远高质量发展?东莞道滘镇小河片区更新项目的事例具有代表性。
“拓空间”势在必行。“原来的工业区共有7.2万平方米厂房,都是从事鞋材、五金加工的落后产能企业。”小河村委书记卢志明惋惜地说,“这几年好企业引不进、留不住,因为做大而离开的企业也很多。”
“拓空间”难度极大。土地物业权属复杂,在小河片区沥江围工业区150亩的土地中,26宗地块分属16名权益主体。
“拓空间”杂音较多。卢志明介绍,有的村民质疑改造成本高、回收效益慢;有的村民怕补偿标准不统一,自家吃亏;还有的村民希望将工业用地改成商住用地,赚快钱。
针对这些问题,东莞一一施策,既保障眼前利益,又促进长远发展。
在改造投入上,市级设立土地整备周转金,镇级负责整备成本,其中征拆补偿费用可100%使用市级周转金,保障及时兑现;在补偿标准上,统一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规范土地市场征收补偿秩序;在利益共享上,以土地增值共享和税收奖励等形式,实现市镇村利益共享,有的镇还将土地出让金留给村集体,提升民生福祉。
此外,东莞还将相关土地纳入工业保护线,彻底断绝“搞房地产”等杂音;实施生产性用房分割政策,可以赔偿厂房给原权益人,调动权益主体的积极性。
形成思想共识后,小河片区拓空间项目顺利推进,片区私人地块签约100%完成。如今,改造后工业园的总建筑面积达到25.5万平方米,成为新型产业聚集地。工业园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5亿元,村集体租金收入也将提高70%。
卢志明说:“在村里建这么高端的产业园,我们原来想都不敢想。只有全市一盘棋,才能把这个硬骨头啃下来!”
有专家指出,在广东全省层面也需要加强对拓空间的统筹协调,只有全省一盘棋才能更好地整合资源,促进珠三角城市之间的分工互补。
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吕鹏表示,将全力在拓空间和优服务两方面重点发力,今年要完成连片“工改工”拆除3000亩,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标准化产业片区整备土地5000亩,把审批内容和程序精简到蕞少、审批时间缩减到蕞短,保障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建设。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