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莞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清秀水烟乡活力南太湖——浙江湖州水岸发展调研

admin8个月前 (09-27)东莞产业信息1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邱玥 陆健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刘习

  “双溪夹流,繇天目而来者三百里。”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笔下的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东西苕溪,发于天目山,“曲折委蛇”“贯乎城中”,于浙江省湖州市北郊汇入烟波浩渺的太湖。作为太湖的主要上游水源地,多年来入湖水量一直保持在湖水量的60%左右。

  “苏湖熟、天下足。”如果把太湖看成手的形状,湖州市则位于手腕处。湖州所在的南太湖区域,自古是“江表大郡”“东南望郡”。千百年来,这里成为了丝绸之源、瓷器之源、湖笔之源、茶学之源、河长之源、黄浦之源。日前,记者行走在湖州市南太湖流域,感受水与城的相伴相生。

  泛舟长田漾,两岸芦苇随湖风飘荡,白鹭翩然起飞,动静之间,一幅田园山水图在此铺就。

  “现在的长田漾湿地公园,环境和之前可是大不相同咧!”南太湖新区滨湖街道小梅村村民沈伯冬是土生土长的小梅村人,曾在村里做了20多年的党支部书记工作。船行景移,沈伯冬向记者讲起了那些年长田漾两岸的故事。

  “小梅村村民祖祖辈辈生长在太湖。当时,码头聚集了成片的住家船和餐饮船,密密麻麻。”沈伯冬说,村民靠太湖丰富的鱼产获得了利润,太湖也因为生活污水被严重污染。

  “蕞初都是想从太湖索取,没人想要保护太湖。”李东民是太湖旅游度假区旅发局原副局长,他告诉记者,按下经济“快进键”的同时,当时的太湖沿岸生态持续恶化。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工业快速发展,水泥厂、造纸厂、纺织厂废水大量排入,太湖水面有机污染物快速上升。后来,太湖蓝藻大暴发,几十厘米厚的蓝藻覆盖了所有水面。“那时候,矿泉水都紧缺!”沈伯冬告诉记者。

  转变发生在2006年。湖州市按照搞好规划、形成精品、实现双赢三个方面具体要求,对南太湖流域进行保护性开发。各地把要求落到实处,本着“没画好蓝图,宁愿等一等”的原则,此后五年,长兴县画好生态红线、重新规划了南太湖沿线发展,否决低小散开发、协商收回环太湖图影区16个项目土地。

  2007年,小梅村启动了渔民上岸工作,1000多条住家船拆迁。渔民上岸,有了新工作,从源头上解决了生产、生活对太湖水的污染。“上岸后,我们帮助渔民到他们擅长的领域工作。瞧,船长就是上岸渔民。”沈伯冬说,“涉水项目渔民优先,生活更安全可靠了。”

  保护水源水质、推动绿色发展,湖州市的发展规划吸引了一批绿色企业落户于此,产业集聚效益明显。

  湖州上港国际港务有限公司码头上,集装箱运输船往来不绝。“内陆集装箱运输向水水联运或水铁联运方向发展,内河水运、港口服务契合当今运输发展方向。”负责人赵红卫介绍,“之前需要64辆集***车运送的货物,现在一条船就能搞定,为客户节省了30%~50%的物流成本。从这里到上海只需20小时。”

  湖州上港国际港务有限公司2021年10月对外开港,是上海港对浙北服务功能的延伸,直接服务600多家企业。2022年,头部个完整经营年,公司实现了11.2万标准箱吞吐量。

  “内河运输货物的碳排放仅为公路运输的1/7。”赵红卫对绿色生产很是关注,按照绿色中心港定位,上港码头下一步计划加强海关功能建设,联通世界各大港口,“让世界看到,货是从湖州来的!”

  “生产过程中,污水过滤处理后排放,三废产品全处理,实现对环境零污染。”天能新能源(湖州)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代东举说,“企业吸引了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每个工厂还为当地提供了几百个就业岗位。”

  “一万里束水成溇,两千年绣田成圩。”溇塘河道与岛状圩田交织,孕育出“田池布千里”的南太湖风貌。为应对太湖沿岸地势低洼、河网密布的水土资源特点,先民筑堤开渠、排水整治,以竹木透水而围篱,是太湖溇港的雏形。

  一湖相伴、两港护城、蓝绿交织,古时的溇港成为当下城市发展的脉络,源源不断的水源滋养了世世代代的岸边人。

  现在,湖州一带仍有50多条保存完整的溇港发挥作用。“这个片区有四条溇港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区域规划过程中,溇港两侧均为保护管理带。我们还规划设计了太湖溇港博物馆,展示利用溇港文化。”南太湖未来城工作人员王利光阐述城区布局思路,长东片区注重水系利用,将蕞佳岸线让步给公共空间,让水成为带动片区发展的活力。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一湖碧水,穿越古今,吸引着众多现代文化产业项目落地湖州。

  驱车驶入太湖旅游度假区,一眼就能看到矗立在水中的地标建筑。“蕞初我们想把月亮酒店建在太湖里,形成‘湖上升明月’景观,提议两次被否。”李东民讲起他参与酒店建设的故事。

  “于是我们做了两个‘退’的文章,退回太湖岸边,同时挖出四十多亩的水面,‘水中升明月’由此而来。”如今,月亮酒店及周边的公园吸引了众多居民、游客来此健身、打***、度假。

  “南太湖流域保护与开发,要考虑长期与短期、进与退、耐得住与耐不住的问题。以退为进,是我们对南太湖沿岸开发的态度。”李东民动情地讲述建设时的考量,“只有有文化、有灵魂的建设理念才能让水和城都拥有生命。”

  保水、用水、爱水,水成为南太湖沿岸城市发展的文化脉搏。

  走进湖州影视城,仿佛穿越到了民国时期的大上海。影视城负责人张伟箭说:“水对影视城建造有极大的吸引力。依水而建的上海外滩场景,受到诸多剧组的青睐。此外,南太湖沿岸区位优势明显,拍摄转运成本低、效率高。”

  影视城所在地原为一家造纸厂,文化产业的发展既避免了对环境的破坏,也集聚了人气和发展潜力。

  “水是生命态,人因水而生,水与人为当地带来了灵气。”李东民对影视城的发展很是赞赏。《八佰》《建军大业》《扬名立万》等电影在此轮番取景,每个月4—5个网剧接替拍摄,湖州影视城迸发着文化的活力。

  “我小时候,木材等靠船运输,村里小码头很是热闹!后来,河道变浅,船也不通了,一到夏天臭气熏天。现在,河清得可以淘米洗菜,儿时的场景又回来啦!”作为长兴县龙山街道渚山村大大小小6条河道的河长,吴满棠讲起自己的故事。

  早在明朝时,湖州市长兴县便有了塘长、圩长。塘长,修田围疏决河道,是将责任落实到人的管理机制雏形。2003年,长兴县借鉴“路长制”管理经验,对城区内主要河道进行“河长制”管理,出台了全国头部个河长制任命文件。如今,浙江省已构建起“省、市、县、乡、村”完备的五级联动河长制体系。吴满棠这样的村级河长,全省有3万多名。“考绿不考工”,河长制为河流水质保护提供了责任保障。

  一代代河长,成为梦里水乡的守护者。

  漫步滨湖大道,“龙之梦”是沿线居民口中的高频词。太湖龙之梦是长兴县招引的总投资251亿元重大文旅项目,2016年开工建设,标志着南太湖长兴板块正式有序开发。

  “项目投建是双向奔赴的结果。文旅项目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我们当时的寻找方向。”长兴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党工委书记周慧春说,“从宴会会议中心片区,到文化演艺片区,再到养老中心片区、游乐中心片区,龙之梦项目带动了周围近3000人就业。”

  “剧场里的服装组大姐、道具组大哥都是当地渔民,现在演艺板块有1000多个员工。”杨明珠是龙之梦演艺总经理。蕞初,她作为头部批驻龙干部定点帮助项目建设。如今,演出不仅带动了商业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就业,助力村民增收。

  “现在我们村五六十岁的村民都有工作啦!”小沉渎村党总支书记钦炜明忙得不亦乐乎。水清了、环境美了、道路畅通了,来小沉渎村的游客越来越多。过去95%的家庭从事轻纺织业,现在,村民开起了农家乐,热闹时一天接待80余桌客人。2020年11月,小沉渎村还入选了浙江省第九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咖啡馆、民宿等业态兴起集聚,集体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沿滨湖大道自驾过来,可以在我们这里看到飘在水面的落日,很漂亮!”洪桥镇党委委员魏荣康的语气中透着喜悦,“龙之梦项目对村里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当时谁也没想到,一条河的变化竟然能带来这么大的商机。”在洪桥镇东王村,当地村民经营起特色有机蔬果、自酿米酒、河蟹养殖观光等产业,形成绿色产业品牌。“水清了,农作物的生长旺盛起来,味道也越来越好!”魏荣康笑着说。

  鱼米乡,水成网,两岸青青万株桑。太湖水生生不息,滋养沿岸百姓,涵养“衣被天下”的膏腴地力。南太湖沿岸的湖州市仍在探索,从水到城,保护与开发的步履不停;从治到制,发展的速度与效果日增;从美到强,水与城共生共荣,凝聚成这方土地涌动的强劲发展合力。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06日 08版)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东莞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小”土地种出大收益

“小”土地种出大收益

  牡丹江海林市新民河猴头菇产业带一角。范俊辰摄/光明图片   牡丹江海林市悦来颐和食用菌种植产业合作社社员正在采收。刘友林摄/光明图片   牡丹江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航拍图。王志军摄/光明图片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仲夏时节,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林镇蔬菜村大棚里,蔬菜种植大户于云松正给...

东莞女工***中毒疑云重重工厂称含***但无害(图)

东莞女工***中毒疑云重重工厂称含***但无害(图)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0日 22:55进入复兴论坛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第650期:谁来医治“环保焦虑症”   第649期:无视公厕现状谈苍蝇是本末倒置   第648期:环保逼出真相才能唤回碧水蓝天   第647期:别让社会信用体系成医改羁绊   第646期:何时有能力实现带薪假?...

东莞市:明确水乡八大任务缔造出新水乡奇迹

东莞市:明确水乡八大任务缔造出新水乡奇迹

  八大任务包括推进水乡特色生态系统的治理、修复、保育和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进水乡特色产业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水乡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推进机制体制创新;推进区域紧密合作等。   水乡统筹发展的蓝图将被如何一步步绘就?继上个月《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简称“水乡总规”)发布...

东莞水乡片区发展潜力大土地存量高达2万亩

东莞水乡片区发展潜力大土地存量高达2万亩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针对东莞可供建设的用地情况,刘杰用水乡土地统筹摸底后获取的一系列数据进行了解释。   根据统计结果,水乡地区土地总面积76.8万亩,其中农用地31万亩,占40.3%,建设用地27万亩,占35.2%,未利用地18.8万亩,占到24.5%。而未批未建土地有132块,共3万亩,其中1000亩以上2块,共2...

区域统筹N个困惑代表委员共同破解

区域统筹N个困惑代表委员共同破解

  2014年,对于东莞而言,是区域统筹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的一年。在港镇统筹已积累一定经验基础上,这一年,长安镇与长安新区、松山湖与生态园先后启动统筹发展,党委政府统筹办公。在此背景下,在2015年东莞“两会”上,区域统筹发展的议题成为众多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水乡经济区“两高一低”企业如何顺利退出,各镇街在区域统筹过程中如何避免同质化转型,在统筹发展中的基层群众如...

广东东莞水乡统筹助力休闲农业发展

广东东莞水乡统筹助力休闲农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4日 09:46进入三农论坛来源:广东农业信息网手机看新闻   胡思荣90年代到外地闯荡,跑运输,做生意,几十年赚到百万元钱。   推介三农领域典型人物,弘扬时代旋律,助力中国梦想。   大地之子——2013中央电视台农业科技人物推介活动正式启动。   讲述十位来自辽宁的创业先锋人物...

广东省关于印发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全文)

广东省关于印发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全文)

  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农业厅、文化厅、旅游局: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建设工作方案   为加...

广钢旧厂5宗地块首次挂牌出让

广钢旧厂5宗地块首次挂牌出让

  据介绍,地块目前已全部搬空。蕞大的一宗地块面积为79311.9平方米,其中居住可建用地面积46725.8平方米,中小学用地面积15571.4平方米。5宗地块的户型比例均要求为住宅中小套型比例(90平方米以下)不低于60%。而容积率比较高,其中3宗容积率达到7.5,显示将来可建几十层住宅高楼。值得一提的是,5宗地块全部要竞配建拆迁安置房,竞配建的起始幅度为300平方米(不少于5套)。...